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叶檀:中国广义货币与美国的不是一码事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08: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中国11月份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出炉,数据与结果均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

  11月份CPI超过市场预期,达到5.1%,按理央行应该加息,但央行只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锁定3500亿元的资金。另据报道,今年10月份被央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六大行(工行、建行、中行、农行、招行以及民生银行)已接获通知,到期后将再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个月,部分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9%的新高。

  央行不加息而上调存款准备金,是为了应对热钱的侵袭,也是为了替贷款大户减负。存款准备金是在行政力量较强的市场经济体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央行不进入加息周期遭到指责,被认为是通胀的罪魁;而广义货币量之大,更被认为是通胀的渊薮。

  不加息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原因是热钱威胁与节日窗口。年底将到,各银行、企业进入结算高峰,加息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各大企业是不可承受之重,上调0.5个百分点,利率上升千亿元。另一方面,年底圣诞节、元旦、春节三节叠加,处于消费最高峰,加息将抑制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减少消费。

  目前中美之间利差2.5个百分点,加上人民币一年升值3%~5%的预期,无风险套利可获得至少5%以上的收益。外管局对于热钱严加戒备,不过千疮百孔,不是外管局无能,而是热钱太狡猾。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称,将近一半的热钱通过FDI的途径进入中国,超过20%的热钱以虚假贸易的形式,还有借由短期信贷、海外捐赠等暗道进入。不说其他,就说央企在海外的资金是否都能监管到,就是大难题,更何况随着移民潮而来的大规模资金流动。

  通胀上升,归咎于宽松的货币。我国的货币超发严重,更要命的是超发的货币未能有效地配置到市场。

  我国的广义货币M2中包含投资性需求,与美国不同。我国的M0是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是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2001年7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修订后M2的统计口径为: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根据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李胜利等人的研究,中国的M2、M0与股市有正相关关系。

  美国的M2占GDP比例远低于中国,表面上货币发放似乎要比中国谨慎得多,但看美国货币与金融的疯狂程度,不能看M2,要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也就是要看M4、M5,以至于M无穷。

  以美国的CDS市场为例,2001年只有1万亿美元,到2008年高达62万亿美元;2009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计划,试图监管高达592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是2009年GDP的40.82倍。

  可怕的数字!可见,美国的纸面货币比中国只多不少,如果中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品,则账面上的货币不知道会是今天的几倍?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财富不进行消费则罢了,一旦纸面财富进入真实消费领域,泡沫不崩溃才怪。

  通常M2减去GDP与CPI之和来看货币的宽窄,根据吴晓灵的数据,2001年~2003年间,中国M2增速16.6%,GDP增速为9.8%,CPI增速为1.4%,M2增速超出GDP增速与CPI增速之和5.4个百分点;2005年~2007年间超出2.8个百分点;2008年~2010年9月超出9个百分点。这部分是货币的超发部分,但没有加上证券市场的那部分。

  中国的广义币发行确实高,无论央行怎么为自己辩解,都无法解释依靠外汇占款来发行基础货币的错误,也无法解释在短期内大量放贷、大量发行货币的激励举措。目前央行的赎罪之举就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锁定货币的流动性、直接减少信贷,以减少全社会的金融杠杆。但央行无法改变一点,就是信贷与投资向何处去的问题,而这是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与证监会的责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以中小板、创业板的审批,以“三高”估值,将资金诱导入泡沫之中。

  中美的广义货币含义不同,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电子时代虚拟货币的爆炸性增长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国债衍生品试点,而中国始自房地产与证券市场的爆发性增长。

  中国货币发行有问题,美国同样如此。一对难兄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