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评论:万亿国富如何化为国民幸福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09: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岁末年初,盘点性数据一一出炉并引发热议。

  先来看“国”。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77390亿元,增速2倍于GDP。有媒体随之算出:如再加上非税收入——国土资源部官员不久前曾披露,2010年国内土地出让金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去年一年,我国政府总收入超过10万亿元。

  再来看“民”。本周,央视财经频道发布“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报告,称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11.1%的人感到不幸福和很不幸福。而让大家感觉“不幸福”的因素颇有普遍性,即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

  财政收入增长、国力日益增强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当“国富”再一次得到有力印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44.7%的“国民幸福率”。这个数字虽然依旧未必十分契合人们的感受,但较之此前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在当地民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单方面操作出的所谓幸福指数,多少还是客观了一些,至少调查报告里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儿上、说到了多数人心里,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幸不幸福,怎么才幸福,只有公民自己说了才算”。

  今时今日,“幸福感”已经成为民意的出口,而GDP、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等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富”数据最终也几乎会导向同样的话题:做大的蛋糕如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缓解普通国人对生活保障与自身权利的焦虑?在社会资源与资金出现向政府集中趋势的情况下,政府如何让利于民?在“不差钱”的情况下,政府又当如何更正义、更透明地“收钱”、“花钱”,巨大的社会财富能否避免成为楼堂馆所、落后项目乃至少数人的津贴福利?

  正如对幸福越来越敏感一样,今天,面对巨大的“国富”,普通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社会舆论对普惠性减税、化税为薪的呼声高涨,在车船税法草案征求意见中,54.62%的网民要求修改草案、降低税负就是最好证明。但值得忧虑的是,“让利”、“减税”说之频频,动之却殊为不易。比如日前就传出消息,酝酿十年之久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最终结果还是“小步慎行”,在物价上涨显著加剧的情况下,起征点之争依然被淡化处理,代之以减少纳税层级的方式“软性减税”。如果这个消息得到证实,那么无疑给普惠性减税的希望泼了一盆冷水。

  而比相关改革进展缓慢更值得忧虑的是,某些不公平的社会规则进一步阻隔了“国富”化为国民幸福的路径,相对的剥夺感和弱势感既成了激化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的催化剂,也成了加剧不幸福感受、扭曲社会心理的原因。可以说,因为“上大学被顶替”、“公务员住保障房”、“机关事业单位量身招聘”等事件引发的许多人精神上的贫穷感、无助感与不安全感,以及许多人对“关系”与“门路”的追逐与迷信,比少数人暂时的不幸福、不富裕更危险,更值得警惕。

  国家发展的目的是增进国民的福祉,而“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富”化为国民幸福如何能落在更多、更大、更积极的行动上,政府又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建立更公平公正的规则,这比单纯的承诺和纸面上的目标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