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10: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金融时报
2月8日,央行决定加息。2月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力保粮食生产十项措施。政府为何要保证粮食增产的稳定?这与2011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稳定物价”有关。不过,“稳定物价”最为重要的是要知道近来通货膨胀高企的根源在哪里?201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否则,不仅无法找到有效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也无从下手。
首先,对于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最为根本的原因,应该是2008年下半年,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而采取强力的救市政策所致。从2008年11月开始,到2010年12月,在26个月的时间里,银行信贷增长就达到18.75万亿元。如果加上银行表外业务(2010年估计有3万亿左右),这段时间的信贷增长估计要达到22万亿元以上。这是什么概念?1998年-2002年银行信贷增长总量为6.7万亿元,2003年-2007年银行信贷增长达到14.7万亿元。也就是说,1998年-2002年信贷增长年均1.3万亿元左右,即当前的银行信贷增长是那个时期的近4倍。但实体经济的GDP近26个月估计为76万亿元左右,1998年-2002年为49.8万亿元。即实体经济增长仅152%,而信贷发行的增长则358%。M2增长的情况也是如此。物价水平岂能不快速飚升?如果不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有意识收紧信贷流动性,2010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全面转向,面临的问题可能还要严重。
面对泛滥的流动性,央行的货币政策在2010年底全面转向,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但是,2011年1月份的信贷增加同样处于高位。在现有的信贷市场激励机制下,商业银行随时都有信贷无限扩张的动力。如果没有好的约束机制,银行信贷快速增长随时都会发生,这就构成了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其次,过多的流动性一定会寻找出路。在中国股市如此振荡的情况下,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10年只涨不跌的情况下,大量的流动性都涌入房地产市场也是自然。从中房指标研究院的房价指标来看,2009年不少一线城市的价格上涨达到100%,2010年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达到30%以上。2009年和2010年住房销售的面积与总金额分别达到178435万平方米和82110亿元,全国平均房价由2008年底的3576元上涨到2010年底的4724元。但是,前10年(1999年-2008年)住房销售面积为371233平方米,住房销售总金额为108397亿元,1998年底的全国平均房价为1854元。从上组数据可以看到,近两年来住房销售面积是前10年的48.1%,而住房销售金额则是前十年的75.7%,全国平均房价上涨了75.7%,比1998年底则上涨了250.8%。也就是说,近两年来,无论是住房的销售与价格都是处于严重的亢奋状态。2009年-2010年,大量投机者纷纷地涌入房地产市场。从以下数据可看到,2009年住户从银行获得贷款24600亿元,2010年该贷款达到29000亿元,而2008年这组数只有6000多亿元。尽管不能说这些贷款都进入了住房市场,但是绝大多数会进入住房市场。再加上企业信贷资金进入住房市场。试想,住房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如此之高,住房价格上涨岂能不影响整个经济生活的价格全面上涨?只不过,房价上涨最后传导到CPI上要有一段时间。当住房价格快速飚升传导到CPI上时,也就意味着整个经济价格水平全面上升。
再次,中国CPI体系与发达国家的CPI体系有很大不同,是以食品为主导的CPI体系。由于食品在整个CPI体系中占的比重较高,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了通货膨胀上涨的重要原因。而农产品(000061)的价格又在很大程度决定了食品的价格水平。比如2010年12月份CPI的下落,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农产品及食品价格直接干预所达到短期结果。到2011年1月份,市场上各种菜价又开始全面飚升(注意这里是飚升不是上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仅会随着房价上涨而持续一段时间,而且还会借助于最近国内外自然灾害的出现快速飚升。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发出警告,中国的自然灾害将会令全球的粮食问题雪上加霜。
最近政府推出的力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十项措施,就是把稳定粮价作为稳定物价的重中之重。因为粮食上涨不仅会恶化通货膨胀,影响到绝大多数民众的生计,而且会使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转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力保粮食稳定增产,对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不仅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而且也取决于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
再就是美国及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会延续,什么时候退出仍然是未知数。最近随着新兴国家市场的振荡,国际市场的热钱开始回流到发达国家市场,但泛滥的流动性随时都会给国际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不仅会引起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比如油价),也会引起美元过度贬值,而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有可能传导到中国来。这些都会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总之,201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源于流动性泛滥,转向后的货币政策对信贷的收紧最为重要。通货膨胀会走向哪里,很大程度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出手,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是相当不确定的。通过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这当然对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及稳定物价意义重大,但还不是重心。重心应该放在房价调控及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的改善上。只有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才能真正得以缓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本报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