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豆油厂扎堆转产大豆蛋白 行业已现恶性价格战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10: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胡军华 查多

  对于食用油市场的起伏涨跌,黑龙江某食用油加工厂负责人林俊(化名)已经不再关心,在食用油市场摸爬滚打了13年后,林俊所在的食用油加工厂整体转型为大豆蛋白加工厂。他说:“用大豆生产蛋白粉要比用大豆榨油的利润高得多。”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得的一份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提供的报告显示,据统计,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国产大豆在榨油领域被进口大豆挤到“墙角”的时候,非转基因的优势让中国大豆在大豆蛋白等食品工业领域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即便大豆贸易与加工的世界级巨头美国嘉吉公司也要进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

  忧虑也相伴而生,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上马大豆蛋白加工项目,大豆蛋白粉的出口市场开始上演“价格战”。

  根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调查,国内企业正在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山东谷神集团董事长李登龙介绍,五年前,到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几个国家,现在有五十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谷神集团的产品不愁销售,生产能力从20万吨扩大到60万吨。

  除谷神集团外,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转向大豆食品加工生产,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林俊的工厂自1997年在黑龙江成立后,一直是收购国产大豆加工成豆油和做饲料用的豆粕,2010年,林俊决定投资约8000万元,改做大豆蛋白粉。

  2008年以来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动荡已经让林俊饱受折磨。2008年,豆油的市场价格一度攀升至每吨1.5万~1.6万元,此后市场价格一路跳水,豆油价格最低腰斩至每吨8000元上下。价格的急涨急跌令企业无所适从,而国产大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价格经常高于进口大豆,使用国产大豆作为原料的食用油加工企业不时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的状态,一些企业只能关门大吉。

  与豆油生产企业的尴尬处境相比,蛋白粉加工的利润要好得多。林俊的榨油厂全部改造完成后,预计年产7万吨大豆蛋白,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林俊将来的工厂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7.73%,投资回收期5.19年,年平均税后新增利润总额4802万元。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相比,大豆蛋白27.73%的收益率几乎是“暴利”。

  山松生物科技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蛋白粉生产企业,其蛋白粉的生产工厂分别位于山东和黑龙江等地。山松生物科技2008年年报显示,当年大豆蛋白粉收入8.34亿元,毛利润2.04亿元,毛利率达到24.5%。

  火腿肠是金锣集团的主力产品之一,金锣集团一位内部人士介绍,火腿肠加工中有20%~30%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是猪肉、鸡肉和牛肉,填充的植物蛋白大多是大豆蛋白,以前金锣集团是买蛋白粉,后来因为大豆蛋白的使用量很大,就配套建设了大豆蛋白的生产厂家,这个企业正是山松生物科技。除了满足金锣集团的植物蛋白需求,山松生物科技的蛋白粉还出口一部分。

  财报显示,山松生物科技蛋白粉等产品2008年对欧盟出口为7758万元,2009年增长到1.66亿元。

  林俊新工厂上马前做的研究报告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仅有吉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几年,随着中国植物蛋白应用市场的日益扩大,尤其是肉类制品行业应用量的迅速增加,国内又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如双汇集团、九三油脂集团等实力雄厚的企业,总数已达50余家。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美国嘉吉公司一方面大量向中国出口转基因大豆,另一方面却从中国大量进口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就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大量大豆蛋白企业兴起让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表示,据加工企业反映,目前国内大豆蛋白出口企业之间竞相杀价,存在恶性竞争。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出口价已经下降到2万元/吨,而进口国外的价格仍保持在3万~5万元/吨。如果国家不注意引导企业克服恶性竞争,不引导加工企业建立标准、品牌,就很容易被国际垄断企业所利用。稍有风吹草动,国产大豆加工业将因恶性竞争毁灭,向大豆油脂加工一样,被国外垄断企业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