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央行官员称汇改至去年末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19: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行网站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中央人民银行官网今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署名文章《推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章指出,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1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测算,至2010年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6%。

  以下为文章全文:

  利率和汇率是最重要的货币资金价格,建立市场化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金融宏观调控逐步由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疏通货币政策市场化传导机制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十一五”期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人民银行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宏观调控能力得到改善。

  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化运行程度提高、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调控更多转向依靠间接调控,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利率杠杆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增强。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一方面不断放松利率管制;另一方面着力完善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我国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维护宏观稳定、增强市场化利率作用为宗旨,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健全金融机构定价机制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有序推进。一是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2007年1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运行,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和培育工作逐步展开。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16家商业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每个交易日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至1年共八个关键品种。三年来,Shibor基准性地位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指标性利率,在浮动利率债券以及衍生产品方面发挥了定价基准的作用,并且为拆借及回购交易、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同时,以培育Shibor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我国金融机构定价机制建设。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建立健全了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逐步开发了支持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定价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通过创新推动替代性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在创新银行间市场企业短期融资券工具基础上,2008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允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市场化方式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扩大至1年以上,实现了企业以债券方式直接筹资利率市场化。这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向企业传导,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自主定价产生积极影响。在人民银行推动下,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远期利率交易等衍生产品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