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如何避免正当权益受侵犯 四招保护好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4日 14: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成都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手中的钱越来越多,同时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让金融投资理财日渐普及。但是因为金融消费者尚未被列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权益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维护。而与金融机构的接触,一旦遭受不公正待遇,就可能直接导致财富受到损失。那么,面对金融机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

  主动出击

  上周四晚,成都商报联合每日经济新闻、腾讯大成网举办的金融维权讲座,邀请到泛华普益风险合规部副总经理、职业律师王伦强担任主讲嘉宾,以他多年的职业经验告诉20多位参与市民,如何防患于未然,避免理财纠纷,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前段时间我到银行去帮孩子办卡,就遇到了一件让我很生气的事情。”王伦强说,他将办卡的相关申请材料交给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什么都没说就将卡办好了。只是在卡办完后,王伦强发现协议书上标注了“短信通知”功能,如果储蓄卡内的资金有任何变动都将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业务将免费服务两个月。“那两个月以后呢?”“每个月将收5元服务费。”得到工作人员的回答后,王伦强马上拒绝开通这个功能。

  王伦强告诉现场市民,消费者有权拒绝接受服务。金融机构有的时候不会完全履行告知义务,而冗长的协议、合同,一般人不会认认真真看完,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办理业务的时候,直接问对方,这里面哪些要收费?这样,就可以简单又有效地保证自己钱包的安全。“银行收取增值业务的服务费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其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往往因为工作人员解释不清,最后造成纠纷。”王伦强说,所以消费者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主动捍卫自己的权益。

  四招维权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很容易因为求财心切但专业知识不足,陷入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反而损失了财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而令钱包缩水呢?

  王伦强说,第一,消费者要有合同意识。其实大多数合同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大多是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一些收费项目或者附加项目,签字之前没了解清楚,事后发现时已有损失产生,这种情形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是消费者要有意识保留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千方百计地保障自身的利益。比如在购买理财产品或者保险时,消费者可以将工作人员说的话录音下来以留作证据。

  第三,要有理性的财富意识。消费者应该清楚地了解,投资不等于投机。即使一时投机成功,也不要相信一夜暴富。

  第四,对金融行业要有常识性的知识储备。“听不懂的产品千万不要买,没了解清楚前不可签字”,万万不可因求财心切以至增值不成反致亏损。

  最后,王律师告诉现场市民,虽然金融消费者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内,但是如果自身权益真的受到侵犯却无法通过沟通解决时,除了仍然可以通过诉讼手段解决外,市民还可以向相关的机构投诉,比如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消费者的手腕如果强硬一些,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