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民生目标面临国际环境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09: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提出在未来“十二五”规划期间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更加注重老百姓的幸 福感。民生问题、幸福感已经成为时下的关键词。

  3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与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中国房地 产 业 协 会 副 会 长 顾 云昌,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李玲等专家就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宏观经济、住房、医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张燕生:C PI稳定在4%以内非常困难

  李稻葵:张所长,您认为日本地震和正在升级的利比亚危机对今年中国经济运行,以及未来的民生改革提出什么挑战?

  张燕生:我个人觉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越来越一体化,越来越相互依存,以前谈的更多是效率,这次日本事件和利比亚事件给中国敲响了一个警钟,就是风险!

  从贸易角度讲,中国有两个贸易体系。一个是以工序分工为基础,以外包为特征的加工贸易的生产体系,这个体系和日本、东亚生产网络是一体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日本地震、利比亚的能源生命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抑或美国的金融危机,都会对部分生产体系产生严重冲击。

  另一个生产体系是以差异化分工为基础,以自主生产为特征的一般贸易的生产体系,这部分主要是本地企业。本地企业受大地震,利比亚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会小一点,但小不了多少。我们会发现,包括联想和吉利汽车,都受到这次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因为很多的关键零部件是在日本生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中国来讲,我们怎么才能建立起一个在全球化和一体化情况下的一个能够更好对冲风险的生产体系,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李稻葵:非常感谢!在你看来,今年我们国家外贸的顺差由于地震影响,相对于去年是上升还是下降?

  张燕生:前年我们的顺差是1900亿,去年是1830亿,我个人觉得,今年从目前形势来看,有可能会低于去年。原因非常简单,利比亚的危机会使油、铁矿石、粮食变得更贵,日本的大地震会使整个供应链变得更贵,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出口受到的影响可能要远远大于进口。

  李稻葵:今年的原油市场,多大程度上会受到利比亚战事的影响?你的预测是什么?

  张燕生:我的预测还是非常不确定。原因非常简单,利比亚的战争下一步会不会蔓延到海湾六国,这是最要命的地方。利比亚自身的能源有限,一天也就是百万桶左右,但是如果蔓延到海湾六国,也就是这场动荡危及到整个中东石油的生命线,这个问题就会非常大。我们知道对石油影响主要是预期,目前对这些问题的预期,从油价目前走势来看,应该说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李稻葵:在您看来,今年整个增长的形势多大程度上会受到日本、中东、北非局势的影响?更具体的话,会影响多少个百分点?

  张燕生:我个人认为对中国的影响是0.5个点,不超过1个点。

  李稻葵:今年这么一个波动形势,您认为对物价水平有什么影响?今年政府提出4%左右的控制目标,您怎么分析这个形势?

  张燕生:我估计全球油价,粮价,资源价格的上升对我国的影响大约在30%到40%之间。目前,无论是油价、铁矿石价格,还是粮价,都接近达到了危机前泡沫经济的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觉得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更大,形势更加严峻。即使没有突发事件要想把物价稳定在4%以内都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目前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尤其是1月份进口增幅超过了50%,价格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压力更大。

  李稻葵:我总结你的说法,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包括政治形势的波动,带来负0.5的G D P的影响,同时物价影响也凸现出来,所以整个来说,今年国际形势比当初所想象的要糟糕一点。比去年年底想象的糟糕一点。

  张燕生:是的。

  顾云昌:2011年全国房价肯定会下降

  李稻葵:接下来,我想请问顾会长。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目前房地产的形势?限购令出台后,今年百姓能否看到房地产方面革命性的价格变化?

  顾云昌:李教授说的革命性变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不是价格,是结构。其实总理报告中已经讲了,过去五年、十年,受保障家庭占到总数的7%、8%,这是什么概念?就是1500到1800万个家庭享受到政府住房补贴和保障,是这么一个变化。

  中国房地产市场最起码担负两层任务,第一层就是拉动经济增长,过去是以G D P为纲,现在开始以民生为纲,房地产成长是在G D P增长为纲的基础上起来的。但是现在看来,尽管房地产对中国经济促进很大,但是另一方面房地产发展目的是什么?就是改善民生,就是中央提出的住有所居,联合国说的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不是说人人有房产,而是人人有房住。应该说房地产发展是为了人人有房住,向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目标前进。中国在这方面推进速度是世界一流水平,住建部部长表示,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已达到89%,中国农村老百姓的住房率是99%的,所以我们这个自有住房率是非常高的。

  李稻葵:那为什么百姓反应还那么大呢?

  顾云昌:对啊,89%的人都有房住了。

  李稻葵:那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对住房的抱怨是来自10%左右的家庭吗?

  顾云昌:是的。我发现有两种人对房子抱怨最大,就是新就业职工。第一种是80后毕业生。第二种是农民工。实际上对住房问题抱怨大的肯定不到10%。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么严重呢?因为80后大学毕业后,有很好的冲劲,但是突然发现,工作了几年以后,工资也不低,住房仍没着落,保障房没有资格,商品房买不起,找女朋友,丈母娘说结婚,房子在哪里啊?没有房子,那就等一等。而这部分居民恰恰是网络主体。

  李稻葵:中央政府承诺今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有可能完成吗?你担不担心粗制滥造,担不担心面积缩水,担不担心发生质量危机?

  顾云昌:我想1000万开工建设不完成都得完成,因为这是签了责任状的,完不成是要问责的。对你说的问题我的确很担心。现在这个速度是大跃进的速度,两年建出20年的保障房的数量。资金能不能落实?谁投资?谁建造?怎么建?保障谁?怎么管?我认为这五大问题都有疑问。比如保障谁?现在保障谁还不清楚啊,政策还没有完全制定出来,但是1000万套已经出来了。最重要的问题是资金怎么落实,1.3万到1.4万亿资金从哪来?中央政府补贴1000亿,土地出让金,还有社会资金,地方政府还有4000亿的资金从哪来?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年落实下来,的确问题很多,当然质量问题,管理跟得上跟不上?交通跟得上跟不上?这些都是问题。所以先提出1000万套这是好事情,但是好事要办好不太容易。

  李稻葵:再请教另一个问题,目前在商业性房地产市场上,国家出台了各种限购政策,您估计今年年底,房价会不会有下降趋势?您帮我们预测一下北京的房价?

  顾云昌:北京房价从2004年以后快速上涨以来,只有2008年有一段低迷,但是几个月以后就上来了。这次限购政策已经看到个别开发商采取打折行为了,二手房交易也疲软了,价格也松动了,现在看到是这样的迹象。但是北京市三四环以内的房子下降可能性不大,因为没有房子供应。但是北京周围房价涨的过快的地方,泡沫起来的地方会挤掉泡沫。

  总体上看,我觉得北京房价,第一步不可能像去年前年大幅度上升,第二步很可能是有些房价松动,但是全面松动可能性不大,还是相对松动。因为北京供求关系太紧张了,原因在北京土地供应量有限。从2004年到去年,北京土地供应计划逐年下降,没有一年上升的,而且供应计划出来以后,完成的真正土地供应量只有计划任务的50%多,没有更多的地供应。所以指望北京市场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全国房价在2011年肯定会下降。不过我说的是房价,不是商品房价,因为过去是商品房,保障房一点点,今年是一大堆,两者加在一起一拼,房价肯定下降。我理解总理讲的回到合理价位,就是这样。

  李玲:医改越改越贵缘于官员理念未变

  李稻葵:李玲教授,2009年政府提出利用三年时间进行医疗改革,你觉得这几年,我们医疗改革推进的进程是属于顺利的还是比较挫折的?

  李玲:2009年医改方案目的是覆盖城乡老百姓,医改已经进行两年了,高层领导非常重视,政治局集体学习搞了两次,各地政府也在力推,力度很大,成绩也不错,现在我们说全民医保时代来了,95%的人都享有社会保险,但是我个人认为,跟我们所期望的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医改两年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具体执行部门领导们的理念问题。医改不是加大投钱、改一个什么药、抓一个红包等操作层面的问题,大的层面还是理念问题。我们还是习惯用搞经济、搞招商引资、搞市场的理念做医改,所以越改越贵。像医疗、教育、住房都是相似的领域,就是社会建设,我们中国正处在大的转型期,要想真正在这些领域有大的起色,我们还是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是不是要建市场社会?我们能不能用经济手段来做社会建设,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医改效果还是有限。

  李稻葵:就医疗改革这件事情来讲,怎么能转变理念呢?有没有具体的事情?比如公立医院的改革?比如药费,医生工资,有没有具体事情让我们做,政府投入然后改变理念?

  李玲:你一下子问到了核心问题。医改的核心是公立医院改革,但 是 公 立 医 院 改 革 这 三 年 都 是 试点,包括医院、付费制度改革、保障制度改革等等,但是这都是操作层次的。关键是我们非常缺乏顶层设计。比如国家在16个城市展开试点改革,应该遵循什么模式,总要有一点硬性要求。比如公立医院,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应该让它们回归到真正的公立上来,给老百姓保健康,而不是创收机制,但是16个试点城市没有一点约束性,每个人自己试。过去三十年已经形成的公立医院创收机制,这是巨大的利益,它不会轻易退出的。回归公益是要有一个整体方案,单个医院、单个城市都很难做到,这是社会改革需要综合协调的。

  李稻葵:“十二五”规划里面有没有这种纲领性的提法?

  李玲:有,面对医改,“十二五”的提法就是老百姓支付30%,更多 是 做 保 障 制 度 , 最 后 看 病 要 付30%。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部分,如果我们费用像现在这样每年涨20%,付30%也还是很多钱,所以公立医院的改革,怎么把医疗费用降下来,同时再有保障制度,老百姓才可以看病,所以“十二五”里面公立医院改革是核心,今年政府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核心,这是很关键的,但是怎么做领导要下决心。

  (本报记者 金辉 根据录音整理)

  完善政策促民营企业转型

  □李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主要延续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战略所铸就的发展模式,即通过高投资拉动高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得到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支持。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使中国的制造业因工资低廉而极具国际竞争力,但同样因工资低廉而无法拓展国内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作出调整和转型升级,即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国内消费拉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细胞和现代社会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2010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民营企业希望投资其他行业,明显高于2008年和2009年。这表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创新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基础。《2010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当问及“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采取的措施”这一问题时,选择“增加创新投入”的民营企业家占62.2%,排在所有13个选项的第二位;此外,选择“更新设备”的占47.4%,排在第四位,并且近3年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也反映了目前民营企业正在逐渐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不过,目前民营企业的转型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第一,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观念滞后。民营经济虽经多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大多经营管理层次偏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仅限于仿制生产,缺乏创新转型的紧迫感。在市场竞争中,部分民营企业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

  第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缺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有多种多样,改造提升、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等,但是何种方式适合自身产业和企业的前景,许多企业难以选择。同时,部分民营企业家自身缺乏科学决策和转型升级的能力,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因此,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了“想转型没方向、想升级没本领,放弃又不甘心”的困境。

  第三,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风险较大。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企业二次创业的过程,资金需求量更大,投入精力更多,把握市场难度更高,宏观环境、市场走向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更多,对企业转型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因此,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转型的主动性。

  第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企业转型升级,不但需要企业主的正确决策,还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因转型升级的抗风险能力弱,导致融资难。银行因自身怕担风险,不敢贸然对中小企业放贷。《2010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63%的民营企业家认为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并且要付出额外费用。而如果企业从民间融资,成本将大幅增加,承担风险更大。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对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要使政策效应更加集聚有效,就要尽快制定“新36条”的实施细则,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广大民营企业切实感觉到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第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资本市场,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要加强完善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市场。进一步加快国有银行的信贷机制改革,建立与民营经济贷款配套的政策体系,积极发展民营银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健全民营经济信贷担保体系。其次,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降低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充分利用二板市场为民营科技企业开辟融资渠道;通过外国证券市场,挖掘海外上市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第三,为民营企业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才。政府要鼓励企业加大人才方面的投入,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激励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培养、使用、储备、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实现转型升级、在更高平台上发展积蓄力量。

  第四,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产业转型。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调控等各种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限制,加大财政贴息、技改贷款等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促进民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既要重视解决民营企业简单加工、耗能污染严重的问题,又要避免一刀切、简单地关停并转;因势利导淘汰落后产能,将民营经济资源引入新兴产业,引导现有相关产业企业通过改组、参股、租赁等形式,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二次创业”,研发新产品,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