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5日 06: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崔晓林 马玉忠 哈尔滨报道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执着申报,哈药集团终于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2009年12月1日,哈药直销业务开始试运行。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投资3亿元资金启动的直销产业,起步于“10年创收100亿”的宏伟梦想,却意外地陷入了令人尴尬的“被传销”现实。
2010年3月某日,傍晚。这个时节的哈尔滨没那么冷。
某建筑公司女老板李丽娜(化名),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大生意,“不做可惜”。
听说有“大生意”,正因公司不景气而发愁的李丽娜一下来了精神,她马上和朋友见了面。
朋友说,这个“大生意”,就是哈药集团的直销产业。在了解了哈药直销的运行模式和奖金分配制度后,李丽娜快速做出了决定:加入哈药直销。
在李丽娜看来,哈药直销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这不仅由于“哈药集团”这一金字招牌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哈药直销还是个巨大的财富诱惑。李丽娜按哈药直销的模式推算了一下,如果做得好,一年可以挣500万。
踌躇满志的李丽娜,自己先在哈药直销管理中心办卡买产品成为了哈药直销会员,然后在亲朋好友中物色合格的人选,组建了自己的运营团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李丽娜的哈药直销业务做得红红火火,有模有样。
然而,正在全力开创新事业的李丽娜,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渐渐发现自己竟陷入了“传销”的陷阱。
郁闷的不止李丽娜一个人。采访中,记者直接接触或间接通过直销会员提供的以“退单申请书”、上访信函等方式要求退单或者希望改善经营制度和市场环境的人员不在少数。“哈药直销是传销”的传言更是经常听到。
也许,哈药集团才是最大的郁闷者,这位中国医药企业的大佬,投资3亿元启动的直销产业,起步于“10年创收100亿”的宏伟梦想,却意外遭遇了令人惊讶的“被传销”。
哈药进军直销业
目标:10年创收100亿
事情要从5年前说起。
2006年8月,哈药集团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上发表了申牌声明;2008年11月,哈药集团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拿到了医药界首张直销牌照,这也是国内首家A股上市公司进军直销领域。
2009年12月1日,在经过了一年的准备之后,哈药集团宣布其直销业务开始试运行。
当日,哈药集团在哈尔滨万达假日酒店召开了《哈药健康产业新产品暨哈药直销试运营媒体沟通会》。“尽管到会的媒体不算多,省内及国家级驻黑龙江的新闻机构加起来也就十几家,但场面还是很隆重的。”2011年4月中旬,当时曾参会的一位当地媒体记者表示,当时,“哈药进军直销业”这一新闻在省内引起的震动不小,很多市民对此十分关注。
“那场面,就好像企业要上市,而你恰巧可以搞到原始股一样。尤其直销业,此前做安利、天狮、完美等直销品牌的人,成帮结队投到哈药直销旗下,场面相当壮观。”该记者介绍,哈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巍也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发言中,刘巍代表集团表达了对哈药直销给予的厚望。”
随着“媒体沟通会”的召开,备受业界关注的哈药直销领导班子走上前台,其中刘宏宇出任哈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另有三位副总经理。
在领导小组中,一把手刘宏宇是位资深哈药人。1970年出生的刘宏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前曾任哈药旗下的人民同泰连锁药店的总经理。据介绍,刘宏宇曾深入研究过安利的营销模式及企业文化,对直销业非常熟悉。
而领导小组中最大的亮点,应属副总经理蒋顺莲。作为原天狮集团中国区市场总监,蒋顺莲曾带领天狮集团销售团队,创造出销售额每年递增20%以上的业绩。
除了领导核心,还有一个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就是郑凤强。郑凤强先后担任安利(中国)高级业务营运经理、天狮集团中国区总裁、百亮超市(国际)集团全球副总裁、三生大中华区执行总裁以及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顾问等职务,被媒体评价为“中国直销行业最具潜力的CEO”。2009年12月,郑凤强受聘担任哈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顾问一职。
在业界,郑凤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人气,他的加盟,在“头三脚难踢”的哈药直销开业之初,显得尤其重要。“中国直销业现状”、“国际直销行业发展趋势”、“哈药进军直销业的优势和未来”……在哈药直销做顾问的一年时间里,郑凤强在各个场合的演讲,总是会迎来最为热烈的掌声。
作为国内药业的龙头企业,据睿富资讯评估,哈药集团的品牌价值超过140亿元,且每年有近10%的增长,这样一家如日中天的大集团,进军直销领域出于何种构想?
对此,刘宏宇在2010年5月召开的一次直销新会员业务交流会上曾表示:从资金上,集团为哈药直销项目准备的第一批资金是2000万的现金,哈药获牌后,集团第一期投入了3亿元资金,并在2009年4月正式升级为哈药集团全资子公司(哈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公司提出,三年内对直销公司没有任何利润要求,建立直销项目主要是为了达到集团利润飞跃性突破。在哈药直销起步初期,其主要任务是扩大直销区域和建立服务网点。
“我也了解了国内的大部分直销企业,我们在资金准备上是排在前几名的。另外,哈药集团还会利用充分的社会资源,对直销项目保驾护航。直销项目毕竟在国内的推广过程中间还有一定的市场阻碍,但哈药集团无论从项目的立项还是前期的准备上,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刘宏宇在交流会上说。
2009年12月,郑凤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哈药集团已经制定了未来8~10年直销业务销售100亿元的目标。
2010年3月,前文提到的李丽娜成为了哈药直销的一名会员。2010年5月22日,她和众多会员一起,参加了“哈药集团健康产业市场战略研讨暨经验交流会”。
根据参会人员提供的视频资料,记者看到,顾问郑凤强在作大会发言时表示,作为国有大型股份制公司,哈药集团在2006年实现了年销售额达百亿元的目标,在经过一番研究后,生物工程、疫苗和直销被确定为三大支柱产业。
“随着近几年直销行业的规范,国家政策的支持,直销将成为哈药业绩增长的突破口。”郑凤强在大会上说。
“3亿元启动资金比2005年安利的2000万美元还要多。”郑凤强说,3年内不作利润要求更显示了哈药的长远打算:前3~5年的时间,进入到内资企业的排头兵序列;后3~5年的时间,成为国内企业的排头兵,实现销售额100亿元的目标。
“目前除了安利公司以200亿元销售额一枝独秀外,其他直销企业离100亿元还有很远的距离,像天狮也才只有二三十亿元的销售额,实现100亿元的目标意味着稳居国内市场三甲。”郑凤强表示。
这意味着,哈药借3亿元的启动资金,将要打造一个医药界的直销领军者。
被追逐的哈药直销
北海传销人员千里投奔哈尔滨
从2010年6月至今,《中国经济周刊》数次赶往哈尔滨,对哈药直销现状进行采访。哈药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令记者印象深刻。
“我们是冲着哈药的品牌来的。”很多哈药直销的会员向记者表示,哈药是国企,要实力有实力,要政策有政策,跟着哈药干,准没错。
在这些会员中,有普通职工、大学老师、机关干部,还有不少的离退休人员,及从事过其他品牌直销的业务人员。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混迹其中:来自广西等地的曾经从事非法传销的人员。也许正是他们,让哈药直销,开始变得“像传销”。
据知情人透露,在一名叫汪庆(音)的“大团队领导人”带领下,这些人员曾在哈药直销业务创办之初,参与过哈药直销培训班的创建及管理。
为何传销人员会看中哈药直销?
“这群人看中的,就是哈药直销诱人的奖金制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汪庆的手下,有两个二号人物,一个叫路平(音),一个叫高武(音)。此二人分别掌控一个“超级团队”,二人手下的三号人物群体中,有些人就是从广西而来。三号人物群体的下面,则是蜘蛛网一样的会员分支网络。
而无论在网络的哪个节点上,其最主要、也是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首先要成为哈药直销的会员,然后才可以去发展团队。
辛某化名,女,30岁左右,黑龙江人。2006年开始,辛某一直在广西北海从事一种叫做“纯资本运作”的传销活动。
5年来,辛某在北海的日子可谓充满辛酸。2010年春天,辛某得知哈药开始做直销,就从北海回到了老家黑龙江,在哈尔滨住下来,并开始对哈药直销进行深入了解。
“我觉得哈药的这个项目非常值得做。这有点像广西的‘资本运作’,只是‘资本运作’需要你发展三条线,哈药直销只要发展两条线就可以,而且,最主要的,哈药是国企,可信。”辛某对记者说。
成为哈药直销会员之后,辛某迅速把业务发展到了自己熟悉的北海。她在北海租了房子,建立了“哈药直销驻北海工作室”,购置了电脑及必要的办公用品,开始在北海发展业务。
“加入哈药直销,路平是我的介绍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大领导,为了支持我工作,路平还远赴北海,去我的‘哈药直销北海工作室’指导工作,并对我的工作表示赞许。我现在的团队已经有30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原来做‘资本运作’的,来自甘肃、江西、山东、河南等十多个省。我的下线们个个经验丰富,所以业绩上升很快。”辛某坦言,做哈药直销,没人在意到底销售多少产品及产品的质量到底好不好,大家在意的,是如何发展下线,把巨额奖金揣入怀中。
辛某表示,从广西来加入哈药直销的这些人,大都做得很“成功”。“这些人有经验,知道如何发展下线,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团队中,有好几个人都在外地建立了自己的团队。”辛某向记者表示。
据记者调查了解,哈药直销团队的带头人,被下属称为“网头”,在哈药直销的体系中,一共有三大团队,每个团队的“网头”下面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来自广西的人员,几乎个个都是网络中的骨干力量。
“目前,我已经在全国拥有三个工作室了,如果不是公司出了状况,我的业务会非常好。”辛某告诉记者,由于近期公司业务发生了变动,“违背了当初的承诺”,“所以我们坚决退单,现在每天去找他们(哈药健康产业)负责人,但没人给解决。”2010年底开始,辛某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始“上访”。
除了“上访”,还有很多会员选择了退单。
哈药集团的直销业务究竟采用的是何种运营模式和奖金分配制度?为什么会让传销人员如鱼得水?而造成会员“上访”、退单的原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