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太原出租车调查:食利阶层被指为最大成本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09: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图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陈述调整运价的方案。中新社发 韦亮 摄

  作者 宋立超

  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的不良影响渐渐凸显,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是出租车行业。近期,大连、江门、三亚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在酝酿出租车“调价”。一时间,出租车涨价“风雨欲来”。

  5月22日,太原市召开城市客运出租车运价调整新闻发布会,经太原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从6月1日起对出租车运价进行调整。

  对于调价,市民们当然有些小小的抱怨。5月23日,《山西日报》发表了一篇意味深长的评论,“太原出租车调价不如阔斧改革”。

  文中指出,太原出租车行业出现了“食利阶层”,这个食利阶层就是车主,自己有车却不运营,出租给别人,靠承包费过日子。与其调整出租车运价,不如彻底改革,增加出租车数量,挤掉虚高的户费,让包车者拥有自己的车辆,不再缴纳所谓的天价包车费才是正道。

  调价前夕,记者走访发现,此次调价,确实并没有让出租车司机们感到轻松。运营成本固然在油价面前遭遇一定压力,但很多人觉得,调价“治标不治本”。

  出租车司机和他“幕后”老板的一天

  30日凌晨四点三十分。

  太原市第一出租汽车公司的出租车司机潘师傅打起精神,开车出门。他每天这个时间开始工作,十几年如一日。

  同一时间,这辆车的车主孟凡(化名)还在睡梦里。

  早上九点半。

  一直没时间吃早饭的潘师傅在车上草草应付了早餐,马上又拉着一位乘客去了下一个目的地。

  同一时间,孟凡吃完早餐,往自己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街的公司赶。

  下午两点。

  五月的阳光已经很烈了。潘师傅擦擦汗,边开车边注意着路旁的行人,寻找乘客。

  同一时间,孟凡应酬走了生意上的几个朋友,刚下饭桌,准备小憩。

  下午四点多。

  潘师傅把车交给另一个包车的搭档,一身疲惫回家。他的搭档,将继续驾驶着这辆车忙碌在这座城市。

  同一时间,孟凡还在公司工作。

  晚上。除了交给“老板”孟凡的包车费,再减去油钱,司机潘师傅算了算,这一天挣得120多元。同样一天下来,孟凡能收得180元的包车费。

  孟凡已经很久没有上过自己的出租车了。从投资这辆车至今,他除了每个月收包车费,其他时间很少看到它。他告诉记者,自己是2005年前买的这辆车,当时投入了30万左右。“现在要想买到一辆已经上户的车更难,政府早就叫停了出租车经营权转让。”

  太原像孟凡这样的车主不在少数。在他自己工作之外的这个“出租车车主”的身份,可能连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每个月孟凡会准时收到司机交过来的份子钱。作为早些年的出租车投资者,他悄悄告诉记者,“好几年才收回成本,其实也没挣到多少钱。”

  但实际上,投资出租车仍被许多人认为有利可图。潘师傅说,太原市出租车数量多年维持在8000多辆的水平上,虽然不能公开转让经营权,但私底下仍有人通过签合同转让。“转让价早由最初的20多万元一路涨到现在的50多万元了。”

  大半出租车司机都在为车主打工

  在太原街头,记者随机采访到十一位出租车司机,有十位的现状和潘师傅相似。或沉默,或牢骚,“的哥”们似乎有诉不完的苦。

  “每天出车,挣到的前两百块钱不属于我,剩下的才算是挣的。而且车还不能坏,要是有点毛病需要修理,这一天就白干了。”太原市建设南路上,一位张姓司机说。

  据了解,现在在太原市承包出租车,白天的费用是100—120元不等,晚上则是80—100元,也就是说,出租车司机跑一天下来,能赚到100—150元。潘师傅小声地抱怨,“车主每天什么都不干也有180—200元的收入。”

  比起交承包费的成本,每天增加的30元油钱实在不算什么。潘师傅说,“我要有辆自己的车,油价再涨点也能接受。”

  但实际上,出租车司机们想要开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不现实的。由于目前太原市经营权审批基本已经停止,现在想要买到一辆已经上户的车,在市场上已经被炒到了50万元左右,这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显然是个巨大的门槛。

  对此,记者走访了太原市客运办。宣教科一位靳姓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太原市8000多辆出租车,车主自己开车做生意的很少,大约四分之三的车都是由车主承包了出去。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出租车司机是在给车主“打工”,而包括承包费在内的各种“打工”条件,是由双方自主协商,没有相应的标准。

  “这是市场经济自然形成的,属于市场行为,而且是双方在自愿前提下达成协议。政府部门不好加以干涉。”这位工作人员说。

  “太原市从80年代开始有了出租车,到大约1997年出现第二批车主时,第一批车主已经老了,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但又舍不得自己的出租车经营权,所以开始出现承包现象。”太原市第二出租汽车公司的朱跃强主任给记者介绍说,“其实车主买车上户也投入了大笔资金,成本并不低。况且,车主与司机之间的合同是自愿签订,出租车公司只是进行管理,这种自发行为,不便干涉。”

  至于此次出租车价格调整,朱跃强说,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油价上涨”的压力,而关于车主“高承包费造成运营压力”的说法,他表示没有相关数据调查,不能表态。

  “每个行业都有些不规范的地方,出租车行业也是一样。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朱跃强说。

  专家:运价调整治标不治本

  5月23日,《山西日报》发表评论,“太原出租车调价不如阔斧改革”。文中指出,与其调整出租车运价,不如来个彻底改革,增加车辆总数,让市民打的更方便些。

  实际上,早在5月15日太原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运价调整听证会上,也有来自当地媒体的代表提出,不同意调价,而建议政府分步收回出租车经营权。

  这位听证代表指出,太原市8292辆出租车中,2600辆是使用清洁燃料的加气车,所以不应大面积调高运价。他建议政府分步收回出租车经营权,以拍卖的形式挂牌出让,优先考虑实体经营的出租车公司,这样既便于政府管理,也可使出租车行业逐步走上正规,还可以解决隐藏在出租车经营权中的腐败现象。

  《山西日报》的评论则进一步提到,太原出租车曾因 “经营权和车辆所有人统一于司机”而得到肯定,推崇为 “太原模式”。但如今,“太原模式”出了问题。太原出租车行业出现了另一个“食利阶层”,这个食利阶层就是车主,自己有车却不运营,出租给别人,靠承包费过日子。扣除养路费、管理费、车辆损耗等费用之后,他们的收入仍然很可观。

  虽然由于油价上涨等因素确实导致了出租车运营成本的增加。但评论认为,上涨油费的成本,比起包车人一年交给车主五六万元的承包费,似乎还是个小数目。因此,仅仅涨价“还不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只是扬汤止沸。更何况,在消费指数持续高涨情况下,相关部门也没必要顶风涨价,再拨动消费者的脆弱神经。”

  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说,出租车行业本身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而这次调价可以说是把本质搞混了:太原市出租车行业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调价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对管理经营体制进行一次“伤筋动骨”的根本性变革。

  卫虎林表示,由于“包车”而出现的“食利阶层”,不仅对出租车行业产生了垄断,也影响了“的哥”“的姐”们的收入。有的甚至出现重叠承包的现象,不断地“转手承包”,更进一步加大了运营成本。该行业虽然辛苦,但从业人员本应该是属于中等偏上收入的层次的,而过多的承包费加大了从业人员的负担,从而使其收入减少。过多的认为“油价上涨”是主要因素从而上调车价,其实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且,上调车价造成的乘车成本上涨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 “买车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是不利的。

  对此,卫虎林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对现有的不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改革,这样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改善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状态,提高积极性,也有利于减少拒载等行为,从而提高城市形象;二是增加出租车的数量。卫虎林说,太原市多年来出租车的数量没有变过,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乘车需求不断增强,再加上交通拥挤等原因,阻碍了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对于市民出行也有很大影响。

  “出租车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太原出租车行业需要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卫虎林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