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每周质量报告:超薄塑料袋原料可能来自医疗垃圾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6日 08: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4fa57a8fdac4672908df4e2c28cd832

  中国网络电视台(每周质量报道):今天(201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今天我们的节目关注的也是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话题。保护环境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大课题,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把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了,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说就是一种贡献。比如我们每天都可能用到的塑料袋,一旦废弃就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我国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个被称为“限塑令”的规定是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限塑令实施的三年时间里,我国减少塑料消耗6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省了360万吨石油;但是与此同时,限塑令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限塑令的实行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效,现在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各种塑料袋

废弃的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对北京、上海、云南、四川等地进行了调查之后,记者发现,和“限塑令”实施之前比较起来,现在各地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在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明显减少。

  但同时记者也发现,在一些集贸市场中,“限塑令”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按照“限塑令”的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是记者和执法人员先后走访了北京等地的多家集贸市场,发现这些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商贩都在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而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还发现,这些农贸市场中除了没有按规定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收费外,还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

  在“限塑令”中,还有一项重要规定就是,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薄塑料袋。

  然而就是这种被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在“限塑令”实行三周年后,依然在集贸市场中大量存在。记者和执法人员在北京某市场看到,商贩们使用的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同时,一些商贩还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是没有合格的塑料购物袋,但因为这些合格袋是收费的,所以平时很少有人要。之所以放在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记者和执法人员接连走访了北京的几家集贸市场,发现不少摊位使用的塑料购物袋,都是超薄的。而专家告诉我们,这种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非常容易破损,基本没有重复利用的价值。

  翁云宣,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参与“限塑令”的制订工作。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翁云宣:那么收集了一些被风吹起来的一些袋子,进行厚度的统计,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说,对0.025(毫米)的袋子经过一些重量检测以后,从回收的价值上面,那么觉得这个厚度相对来说,具有比较好的回收价值。另外一个就是说,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袋进行一些物理性能的检测,包括跌落性能、冲击性能等等这些,那么也觉得是0.025(毫米)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线。

  记者在集贸市场上免费拿到了几个塑料购物袋,找到专家进行检验。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高维:用这个厚度仪,检定过的厚度仪测这个塑料袋的单层,发现它的厚度是0.005毫米,下一个点是0.006(毫米)。经过刚才精确测量,发现这些塑料袋的单层厚度还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一半,甚至有些达不到标准厚度的1/5。

  这些厚度严重不合格的超薄塑料袋,质量又如何呢?专家首先根据国家标准,对其中一个超薄塑料袋进行了试验。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高维:当这个摆锤下落冲击到这个薄膜上,看它破裂不破裂,下面开始试验。大家发现,当这个摆锤从这个固定高度掉落下来的时候,冲击到薄膜上,它立刻破裂,就是说明不合格。

  随后,专家又对这种超薄塑料袋的提吊效果,也就是塑料袋提手处的耐用程度进行了检测。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高维:我们向这个塑料袋里装了1公斤的沙子,作为模拟物,下面来做实验,看它的提吊效果。

  记者:22次。

  这个国家标准是要求这个袋提吊3600次的时候,无破裂、无损坏,但是发现这个袋,当提吊22次的时候就已经断裂了,并且里头的东西全都洒了出来。

  也就是说,这个超薄塑料袋的提吊效果连国家标准要求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达到,其质量水平可见一斑。

  这种超薄塑料袋除了质量无法达到日常生活需要的要求,同时也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一只超薄塑料袋在土壤中的分解时间长达上百年,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如果采用焚烧的办法,则会产生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二恶英等有毒气体。而如果垃圾中混入了塑料袋,在对垃圾进行堆肥或填埋处理时,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 王琪:实际上垃圾在填埋厂当中它还会发生反应,如果塑料袋比较多的话,有时会把里边产生的气体阻碍在里面,会造成一些像爆炸、着火。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少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没有贯彻落实限塑令的要求,一方面一些商户依然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另一方面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也是屡禁不止。那么这些超薄塑料袋究竟来自哪里,限塑工作又该怎么去突破监管瓶颈取得更大的进展呢?

  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是有名的“塑料之乡”,这里生产塑料袋的厂家非常集中,记者和执法人员走访了十几家塑料袋生产厂家,结果发现几乎家家都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超薄塑料袋。

  在安徽万通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这里什么规格的塑料袋都能生产。

  也就是说,这个厂家在明知道国家禁止的情况下,依然在生产这种超薄塑料袋。而这样做的厂家,在当地不止一家。

  桐城一家塑料袋生产厂家的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虽然限塑令已经实施有三年时间了,但是对他们这里的塑料袋生产厂家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尤其是禁止生产的超薄塑料袋一直是禁而不止。

  塑料袋厂家负责人介绍,超薄塑料袋之所以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因为超薄塑料袋便宜,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而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桐城的一些塑料袋生产厂,为了让成本降得更低,还有更隐秘的高招。

  在桐城的另一家塑料袋生产厂,记者看到用来加工塑料袋的原料就是这种切割好的塑料颗粒。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降低塑料袋成本的秘密就在这种塑料颗粒当中。

  这家厂的负责人还说,回收料的价钱比新料低很多,因此回收料使用的多少决定了生产出来的塑料袋的价格。

  在对桐城其他塑料袋生产厂的调查过程中,记者和执法人员发现,有些厂家生产塑料袋的原料甚至全部都是回收料,没有新料。

  专家介绍,这种回收料加工的塑料袋如果用来盛装食品,有可能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翁云宣:超薄的塑料袋,如果是用回收料做的,那么因为回收料的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有可能是医药垃圾,有的可能是接触过一些废弃物,那么这样的话,这里面一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一些物质,它有可能会迁移到食品里面,那么这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就是健康的隐患。

  那么如果用回收料做的,那么我们知道就是塑料在高温下面,那么在一些油性的物质情况下面,里面的一些物质更容易析出,那么对回收料来讲,回收料里面的一些就是说,我们不明确的物质,它就可能会析出来,这样危害就很大。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一些地区对“限塑令”执行不力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也正是他们下一步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 李静: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地方还在大量使用(超薄塑料袋),这个我们也注意到了,下一步我们将跟有关部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突出的问题,准备把农贸市场、集贸市场开办者的责任,让开办者来履行,所以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和检查力度,同时也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塑料购物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也没有非常合适的替代品出现,所以对塑料购物袋不是要“禁”,而是要“限”,多次循环使用以减少塑料袋进入环境的数量。经过三年“限塑”的工作,已经有很多消费者逐渐养成自带购物袋,少用塑料购物袋的习惯,“限塑”的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 李静:应该说我们整个在商场超市,这个塑料袋的使用量大量减少,特别像一些大型的商厦、商场、超市,它的使用量减少了2/3以上,那么全国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三年以来,减少塑料袋生产的量,是60万吨的塑料,相当于360万吨的石油制品,同时折合成标准煤5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

  正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所说的那样,三年时间里,限塑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农贸市场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制度落实不彻底的问题和超薄塑料袋屡禁不止的问题比较突出。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表示,将加大监管力度,尽快解决这些限塑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同时,相关部门还在研究扩大限塑令实施的范围,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在餐馆、药店、书店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制度。另外,专家还指出要想让限塑令取得更大的效果,还需要社会公众的普遍参与和支持。而对于我们每个消费者来说,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说是举手之劳,并不困难,而我们每个人都做出的这一点点努力和贡献汇聚在一起,就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最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