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CPI高点将至 加息靴子落地临近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4日 10: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提要: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汤云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造成食品价格增速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猪肉以及水产品价格的反季节上涨。顺差虽然低于预期但规模也不算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没有减轻多少;顺差仍在加大外汇占款压力,央行也还是面临对冲的压力。

  从端午节前后至今,加息这个“狼来了”的故事一直挑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一边,物价持续走高,另一边,欧洲主要国家央行却暂停了加息的步伐。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有迹可循,而美联储是否实施QE3仍有待时日揭晓。

  加或不加都有各自的理由,市场依然在等待央行的信号。

  “民生问题依然是央行最关心的问题,持续的通胀是不能容忍的。”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分析师蒋舒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抗通胀依然是央行的首要目标。

  通胀形势依旧严峻

  从统计局公布的全国50个城市的食品价格来看,5月下旬全部食品平均价格比中旬上涨1.52%,连续两旬食品价格总体平均价格上涨。

  目前,包括外资投行、中国券商等多家机构对5月CPI给出的预测值基本趋同,多集中在5.4%~5.6%之间。

  高盛的研究报告称,5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从4月份的5.3%升至5.5%。我们预计CPI中的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将从4月份的11.5%升至12.1%。预计非食品类价格涨幅将从4月的2.7%微降至2.6%。

  “5月份CPI同比将会上升5.4%。”方正证券报告分析称,5月份食品CPI一般会出现季节性环比下降,过去十年平均下降0.7%,而今年5月的农业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只下降了0.3%。

  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汤云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造成食品价格增速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猪肉以及水产品价格的反季节上涨。

  “下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将攀升至5.6%。”瑞银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汪涛称,中南部持续干旱导致了一些蔬菜价格的反弹,同时猪肉价格急剧上涨。其结果是,食品价格依然高企,与非食品价格上升的压力共同促使了CPI的攀升。

  花旗集团报告则称,真正令人担忧的情况可能发生在6月份,受旱灾和比较基数较低两个因素影响,6月份的CPI升幅可能达到6%。

  国际因素或引发央行推后加息

  近日,全球议息周谜底一一揭晓。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新西兰央行与印尼央行以及澳大利亚央行均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仅巴西、波兰以及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对此,蒋舒指出,各国均是根据国内的情况来做出货币政策的判断。但是,经过一轮加息后,各大央行不加息,隐含的意思是盯住美国,欧洲央行明确表示要在6月份以后考虑加息,而美国将在6月22日议息,其实也是在等待美联储是否政策转向。

  6月9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对通胀发出“高度警戒”的言论,透露出欧洲央行7月加息的信号。

  “对中国央行来说,在6月22日以前可能会更慎重一些,因为现在各国央行之间的联系沟通也在加强,加息不能改变通胀的势头,中国央行加息抗通胀也是无奈之举。但如果美国结束量化宽松,美元见底,输入型通胀压力减小的话,至少CPI不会持续上涨。”蒋舒表示。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隐忧

  6月10日上午,海关总署发布数据称,中国5月贸易顺差升至130.5亿美元。较4月的114亿美元上升,不过比此前业内调查的预期中值175亿美元要低。

  渣打银行经济分析师李炜认为,5月的贸易数据还是增强了加息的可能性。他表示,“未来1~2个月抑制通胀仍然是央行的首要任务,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还是相对温和的。但是下半年应该不会再轻易加息,要等到年底左右经济增长有所恢复,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考验。”

  5月,中国物流和采购协会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3月份的53.4和4月份的52.9下降至52。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1.8下降为51.6,MNI的企业景气调查数据从4月份的69.3下降至61.2。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认为,总体而言,5月份主要指标显示工业活动继续放缓。

  另外,高华证券预计5月份人民币贷款规模从4月份的7396亿元降至6000亿元,M2同比增幅可能从4月份的15.3%下降到15.0%。

  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目前经济活动仍处于正常水平,尽管有放缓苗头,但是属于正常区间内的放缓。他认为,今年6月~7月可能呈现加息敏感窗口。年内后续可能的加息动作仍维持25~50个基点的判断。

  相关新闻

  资金回笼压力大 两率齐动预期增强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发自北京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继续实行货币净投放操作,本周净投放总量达到870亿元,上周的净投放量为810亿元。本周也是央行连续第4周公开市场货币净投放,连续四周的净投放总量达到2940亿元。

  昨日(6月10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 (以下简称“回购利率”)继续全面走升,上述债券分析师表示,这也表明了市场资金面仍然没有得到缓解,资金仍然趋紧。

  一面是市场资金的紧俏,一面是6月份达到6010亿元的公开市场到期量,央行的货币政策或真正进入到敏感时期。

  “如果再加上外汇占款的对冲,央行在6月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银行其实在应对存准率调整方面也要做一定的准备。”大通证券债券分析师徐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分析师高勇标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尽管从央行资金回笼压力来看,央行的确存在调整存准率的可能性,但是因目前资金面非常紧张,再加上7月到期资金量剧减至3700亿元,而之后几个月的到期量在1000亿~2000亿元,如果央行继续上调存准率,将使得下半年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持续趋紧。因此6月上调存准率的可能性不太大。

  徐虹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加息主要还是看CPI的走势。5月CPI可能还会高企,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高勇标告诉记者,“最近一两天,国债金融债的一级市场的利率比二级市场的要高得多,这种利差还在扩大。一级市场招标利率还在抬升,都比二级市场要高。这种市场的利率推升,则是加息预期反应。”

  出口增速跌破20%“顺差”略低于预期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海关总署周五(6月10日)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012.7亿美元,增长23.5%。其中,出口1571.6亿美元,增长19.4%;进口1441.1亿美元,增长28.4%;5月出口环比增长1.0%,进口环比下降0.1%;当月贸易顺差130.5亿美元。

  上月我国出口增速跌至20%以内,同比增幅较上月下行了10.5个百分点,并且出口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5月出口回落幅度较大主要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据统计,从2010年4月到2010年5月,出口总量上升了118.4亿美元,而从2011年4月到2011年5月,出口总量仅提高14.74亿美元,导致出口同比增速明显回落。

  交通银行报告称,外需市场走软也是原因之一,欧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通胀压力继续增加,同时外部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

  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刘忠渤还表示,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对出口的影响仍未完全显现,仍需关注近期欧美经济体PMI整体回落在未来数月可能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

  我国上月实际录得顺差值为130.5亿美元,虽然仍高于此前高点114亿美元,但却小于预期。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5月进口增幅高于预期,而出口表现则逊于先前判断。

  平安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孙方红认为,贸易数字已经大致恢复到中国的正常状态。顺差虽然低于预期但规模也不算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没有减轻多少;顺差仍在加大外汇占款压力,央行也还是面临对冲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