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银行月均发行个人理财产品1500款 慎对高息投资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0日 09: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报业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我行20日起发行多款理财产品,有14天/21天/30天/60天等多种期限,预期年化收益从4.8%到5.3%,如有需要请联系预约。”这个双休日,记者受到多家银行类似的理财产品短信息的“狂轰滥炸”。

  前两年一度饱受诟病的银行理财产品,近期突然火了起来。最短的理财产品只有7天,许多理财产品都赶在假期前发行。“银行间公开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黄金交易市场在假期都休市,不知道这种理财产品投向哪里,理的什么财?”人民银行一位专业人士对近期爆发性增长的理财产品颇为不解。

  据统计,2011年前5个月发行个人理财产品多达7525款,平均每月发行数超过1500款,远远超过去年的月均1000款。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收益率也节节攀高。4—5月,期限在1年之内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5%的还很稀缺,而进入6月份,年收益率超过5%的比比皆是。

  从省内多家银行反馈的情况看,今年储蓄增长乏力而理财产品销售火爆。“我们今年前5个月卖的理财产品超过了100个亿,而同期的储蓄相比去年却是负增长。”南京一家大银行的零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股份制银行在我省销售的理财产品近4000亿元,是去年同期销量的10倍。而今年以来,我省银行系统的人民币存款累计增量也就3000多亿——理财产品,已成为信贷和资金双紧条件下吸纳社会资金的主要管道。

  记者采访中发现,理财产品也成为银行锁定存款的主要手段。比如,银行最近集中发行短期理财产品,6月24日发一个7天的产品,30日晚上到期。客户转不走,自然就沉淀下来,帮助银行完成上半年存款。年化收益率5%,好像很高,但毕竟只有几天时间,实际收益不会有多少,到期以后却全成了活期存款,多存个几天就扯平,银行还是赚钱的,还规避了“高息揽存”的监管风险,所以,一到季末、半年末等关键时点上,售卖理财产品就成了银行抢存款的主要手段。

  “现在,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比比皆是,对照5.5%的CPI,买理财产品似乎大大对冲了银行存款的负利率,这是理财产品热销的一个主要原因。”省中行私人银行部一位理财经理如是解释。另一原因,则与股市的持续低迷有关。华泰证券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总规模从几年前的5000亿元左右激增到现在的6—7万亿元,而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也就2万多亿元,理财产品的规模已远远把基金甩在身后,这意味着,理财产品成为近两年楼市和股市撤退资金的主要栖息地。

  在通胀压力增大、楼市和股市获利渠道较窄时,理财产品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这让许多人乐此不疲。然而,理财产品火爆的背后并非没有风险。往前追溯,不少投资者对2008年发行的一批银行理财产品至今还心存阴影。省银行业协会丛永官说,现在的理财产品以稳健型为主,但投资对象日益复杂,有些理财师为了取得更多的劳务回报,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对潜在的风险闭口不谈,误导投资人。“从过去经验看,每一轮热销之后,都会有较高的投诉和纠纷出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贷经理说,实际上,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不提供“保证收益”,宣传资料上印的都是“预期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量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即将到期,银行在资金来源窘困、信贷额度不足、调剂乏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把即将到期的融资平台贷款设计成理财产品来销售。因此,不同资产池背景的理财产品,风险度也不同,而投资者获得信息有限,往往不易区分。即便是投资债券、票据市场,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可能不保。虽然有的属于极端小概率事件,但金融市场上的“黑天鹅”事件却会永远存在——落在谁头上,谁倒霉。

  理财产品的过热,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说,理财产品的集中爆发式热销,反映了当前银行业的多重困境。一是表明,商业银行在资金和信贷双紧形势下,为完成硬性的存款和利润考核指标,“螃蟹肚里做道场”,有着用转移腾挪之术来盘活存量的强烈冲动。二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的冲突。在负利率背景下,理财产品热销,说明银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金融供给不充分、产品短缺、股市低迷来实现,如果利率能充分市场化,金融供给足够充分、股市向好,那时“银行靠什么来吸引公众存款,银行又该怎么办?”第三,理财产品信息不对称,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管。银行究竟把什么样的资产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公众,许多投资者根本无从知晓,在网银上闭着眼睛买。鉴于前两年理财产品多次出现问题,监管部门将密切监管资产池类的理财产品。

  多位专家表示,银行是经营货币的单位,也是经营信用和风险的单位。本质上,银行的资产都是风险资产,银行在把自己的资产盘活放大的同时,必然拉长杠杆,放大了风险。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究竟把什么样的资产卖给投资者,考验着银行的诚实和信用原则,如果类似2008年的理财产品亏损风潮再现,银行业整体的声誉风险将大大上升。(陈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