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三大问题决定行情的高度和特点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3日 10: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红周刊》特约作者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国庆

  上周小结中我们谈到,鉴于货币紧缩周期结束,A股上升行情即将展开。本周市场大致如我们预测,出现了全面上涨的行情,九成以上的行业板块上涨,下跌板块不到一成。

  市场中期向上势头基本确立

  上周温总理发表文章表示了对控制通胀的信心,这是市场达成共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7周的净投放为这种认识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当然,每一次行情的启动都不会一蹴而就,认识的分歧在所难免。本周也有其他官员对通胀表示担忧,强调继续紧缩的必要性,厉以宁和吴晓灵的争论也表明了目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由于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出现违约倾向,导致市场对银行业风险的再度担忧,银行股从周一开始震荡下行,带动大盘剧烈震荡。但是由于央行在本周持续注入货币,市场信心再度增强,资源股从新崛起,带动市场再回升势。

  经过近两周的运行,市场中期向上的势头已经基本确立,但是行情发展的空间有多大,重点在何处,则是大家感到困惑的。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看:

  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

  第一,资金的供应情况。总体上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今年紧缩货币的主要手段,每月一次的提准造成货币供应的急速下降;为避免提准的过度冲击,公开市场操作则在每周时松时紧地收放货币,强化或对冲提准的效力。从综合效果看,3月上旬以前,央行基本上采取中性政策,资金没有明显的收放。但是,从3月中旬以后,由于通胀超过预期,央行明显加大了收紧货币的力度,从3月中旬都4月下旬,央行连续6周大幅度收紧货币,从市场净抽回资金10587亿元。这段时期的货币操作肯定是过头了,但是政策的实际效用并没有在当时显现,如果5月以后央行适度放松,情况会有缓解,但此后央行紧缩力度不变,终于导致5月中旬到六月中旬的市场崩溃。从5月中旬开始,央行逐步在公开市场投放货币,6月份以后力度开始加大,经过7周的连续投放,不仅对冲了提准的效果,还出现了一定量的净投放。从这个态势看,央行的政策会维持一段时间,货币供应的紧张状态也会逐步缓解。

  由于从货币投放到产生实际效用有一定的滞后性,尽管央行实行了净投放,目前市场的资金依然会紧张几周,从而A股市场的成交量也不会在近期明显放大。因此,市场尽管形成了底部,要放量上涨则还需一两周的等待——未来一、两周市场格局还是震荡为主,但随着信心的自我强化会有所攀升。

  第二,银行股对行情发展的制约。除了资金情况外,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率回升的恐惧也是关键因素。由于地方融资平台违约的担忧,短期内投资者还不敢涉足银行股。尽管资源、消费、地产等股票上涨,但是银行股下跌还是会制约大盘指数的上行,市场人气也会大受影响。但是客观地说,银行股目前的超低估值水平,已经把不良资产因素考虑在内了,因而其后市的下跌空间也极为有限了。银行股的上涨必须要在M2增速明显改善以后,而这个时间的到来,大约在7月下旬。

  第三,市场估值体系的紊乱。目前市场估值体系与2008年以前不同,那时行情的特点基本是齐涨齐跌,而2009~2010年期间则是局部牛市和结构扭曲,所以尽管目前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不高,但是个股之间的差异极其巨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很难出现领涨板块和主题轮换。

  上述问题导致这一轮行情是一轮主题不清、升幅不大的个股估值修复行情,看大盘对于个股的参考作用不大,板块轮动也难于持续展开。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一个自下而上选股的时代,优选个股的重要性明显强于判断宏观经济、诊断行业属性。在这种背景下,聪明的操作策略是:精选个股,高抛低吸,绝不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