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市场能否打响翻身仗? 三底叠加酝酿红七月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07: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沪指触及年内低点2610点后展开反弹,七月市场能否打响翻身仗?汇丰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未来几年政府会采取行动重组地方政府债务,以降低不良贷款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国投瑞银中证上游资源指基拟任基金经理董晗认为,红七月行情值得期待,看好保障房主线和上游资源板块;东兴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郑闵钢判断,近期地产股将继续震荡,建议关注“房地产+相关产业”模式公司。

  屈宏斌:

  对地方政府债务无需恐慌

  审计署近日发布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10.7万亿元债务的总规模是比较符合大多数人预期的,这相当于GDP的27%,大于现在尚未还清的6万亿元人民币国债,将中国的公共债务总额/GDP的比例提升至超过50%。虽然这个数字并不低,但相对其他国家的70%、80%甚至100%以上的情况来说,中国的公共债务规模还是可控的。

  其次,部分细节令人担忧。首先就是债务的来源,审计报告明确表示80%地方债来自于银行,这意味着地方债的风险跟银行的资金风险是紧密相关的;其次,详细看一下债务偿还期限,我们会发现有50%以上(大约5.7万亿元)的地方债将在未来的两年半内到期,这说明大部分债务是短期债务。而如果短期债务的银行贷款被拿去支持那些回报期比较长的市政建设项目的话,就会产生严重的错配问题,错配的结果可能是即便这些项目在长期是有收益的,但短期内现金流可能不足以付息或还本,这个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当务之急是地方债务亟须一个持续性的重组计划,如果地方债务现在不立即进行重组的话,那么在未来两年半内,这么多债务到期,哪怕有一小部分出现收不回来的情况,毫无疑问都会对银行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地方债务风险转化成银行的风险。

  至于如何重组,从长期来讲,进行财税改革,使地方政府采取事权和财权相匹配,这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也是大家达成共识的;从中期来讲,地方债务的形成是因为投建了大量的市政和基础建设项目,这会形成一些资产,那么出售一些资产、盘活一些资产用于还债,可以解决未来30个月将要到期的5.7万亿元的存量问题;短期来讲,启动市政债和其他地方债是化解风险的最有效方案。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无需恐慌,国家能够并且将在未来几年采取行动重组地方政府债务,以降低不良贷款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未来没有明显的债务重组方案或举措出台,那么大家将会担忧到期债务无法按时偿还,这将对银行资本金和银行资产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资本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董晗:

  三底叠加酝酿红七月

  我们预计CPI会在6、7月见到高点,三季度仍会维持高位,四季度应该有所回落,近期管理层明显释放出对通胀担忧减弱、政策局部放松的信号,在中小企业和保障房融资支持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因此目前确实是政策最紧的阶段,货币调控政策很可能已经见底。

  如果政策按目前的预期展开,当前A股有可能构成年内低点,下半年可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正收益,毕竟目前沪深300指数滚动市盈率在12倍左右,今年的盈利增长一致预期是24%,即使盈利增速再下调一些,10多倍的市盈率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股票资产相对债券有明显的超额收益。7月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央行是否加息,总体上我们认为目前管理层的表态已经告诉大家紧缩的力度不会太大了,红七月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判断市场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虽然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披露的利润增速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但大多数是创业板公司下调的幅度比较大,大盘蓝筹的下调幅度并不大,我们预期今年沪深300指数业绩增速可能会从目前接近25%的水平下调到20%左右,这个幅度只是一个温和的回落,不足为惧。

  我们对下半年整体市场是偏乐观的,在政策局部松动、保障房等财政放松的支持下,经济景气度不至于太差,有些主线是较为明确的,一个是保障房主线,主要是地产、建材、家电,另一个就是上游资源板块,今年国内能源供给处于紧平衡状况,而且上游资源的战略和经济重要性已成共识,在煤炭、有色、石油这些板块拥有资源的上市公司是可以给予较高估值溢价的,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调整空间也较为有限,这些资源板块在市场转好的时候往往能够跑得比较好。跟踪中证上游指数的历史表现我们会发现,它在熊市中的表现与同期大盘差不多,但在牛市中涨幅却远远高于大盘。

  中国的资源类上市公司优于国外同类公司的地方在于,中国很多公司都是小上市公司、大集团,集团的体量相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所以它为了解决关联交易会存在持续的资产注入,而这些上市公司自身也具备对周边资源的整合能力,所以它具有高成长性,这种高成长性能够使它相对地超越资源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者长期持有一些上游资源类的优秀上市公司,不仅能够享受到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还可以享受公司高成长带来的收益。

  郑闵钢:

  看好“房地产+相关产业”

  全国保障房建设正在大力推开,个人认为这次中央推进保障房的决心空前,保障房建设的滞后也已严重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保障房建设是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下半年66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任务相当艰巨,虽然百强房企中多数尚未参与保障房建设,但我想随着保障房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企业也会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今年保障房建设将在困难中不断推进,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计划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未来保障房的逐步放量将会影响住宅市场并逐步改写市场格局,总的来说随着保障房的逐步放量,调控的力度将会逐步减弱。目前已出台的政策对市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控制效果,我们认为调控已从“拿出武器”转向“用好武器”,新增调控政策的预期弱化。

  由于保障房是让利于民的事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利润会大大低于商品房开发。如果期间遇到回款延迟等情况,项目资金所占用的成本有可能让利润消失。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公司还是较多的,招商地产、万科、保利地产均参与一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地方性企业的参与度更好,栖霞建设、天房发展、北京城建、首开股份、中天城投等公司的开发业务中拥有大量的保障房项目,保障房开发业务将给这些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涉及保障房开发的公司中,我们最看好同时拥有一、二级开发的公司,如北京城建和中天城投。

  地产股在春节后开始震荡向上,上半年地产股先上升后下跌基本走出了一个完整的大震荡周期,预计近期地产股仍延续震荡格局。下半年调控对房地产企业产生的压力仍将存在,行业全年的销售增长回落在预料中。行业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住宅市场受调控,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新的机会。下半年我们建议关注“房地产+相关产业”模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房地产+相关产业”能给公司带来超常的发展和收益,但目前市场低估了这类公司。这种模式不仅是城市化深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且相关产业也是房地产企业借力发展的良好资源,尤其是在当前调控环境下公司借助自身的一些优势产业会大大提高和增强企业房地产业务经营活力,创造出更好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