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时评:晒三公应重在晒业绩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1日 09: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月10日,媒体披露的两则有关“三公”消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是中科院去年“三公经费”超2亿元(达28710.83万元)、公车消费超7000万元令人生疑。二是国家文物局今年该项费用的财政预算提至151.85万元,比去年增加两倍多令人费解。(见7月10日《京华时报》、《新京报》)

  对此,虽然两家单位都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或说明,但网友并不买账。比如对于中科院“出国(境)费主要以科技合作与交流支出为主”、“公车购置及运行费主要用于科学考察、科研活动”的解释,这样的“主要”和“为主”当然不错,因为“中科院高度重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不断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科技组织的合作”。同时,“近千个野外观测台站主要分布于偏远地区、甚至是人迹罕至地区,野外考察用车增加了车辆购置和运行费支出”。

  既然有“为主”和“主要”,势必就有“为次”和“次要”,那么这些“次”都干了些什么,具体数额是多少,占了整个经费的多大比例等等,这些都是不应回避的问题。以往不是就有人将许多拿不到台面上的“消费”都放在“其他”了吗?这回虽然在“次”,可一旦缺乏详细的解释,就无异于只是换了个马甲,公众还是“认得你”。

  凡此都说明,无论迫于压力还是大势所趋,姗姗来迟的公开“三公”尽管迈出了“步”,但实在是太小了。遮遮掩掩,拖泥带水,还有“主次”等,公众从这样的公开中,只知道花了多少钱或要花多少钱,并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这些钱花在哪里,更不知道这些钱花得值不值。这显然不是公开的初衷。

  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公众所诟病。对此,有人说,晒“三公”,重在公开“三公”支出。可要我说,晒“三公”重在晒业绩。因为晒“三公”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可“三公”有所值,才是晒“三公”的真谛。作为普通公众,虽然不便判定各部门的三公经费究竟多少是为合理,但对于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还是会有基本的认知的。只要“三公”能改善民生,增加一点也无妨。□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