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路透社:亚洲国家尚有加息空间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2日 13: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腾讯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北京时间7月11日,路透社刊登题为《亚洲国家尚有加息空间》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亚洲地区新兴经济体国家应适时提升利率水平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使得国际油价一度处于飞涨的状态,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以中国为首的部分亚洲新兴经济国家的物价稳定。受此影响,亚洲新兴经济国家在各自国内开始面临愈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最先是开始于劳动力市场、接下来是房地产市场等等,意味着亚洲国家或将延长加息政策直到2012年。

  作为亚洲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中国的做法已经成为了该地区其他国家决策者们所参考的对象,同时其也成为投资者对于亚洲市场前景是否看好的风向标。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联合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日前在接受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可能会有所缓和,但基底通胀的影响尚不会在中国消失。”范力民预计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加息政策将是本年度的最后一次,但其还远远未达到可以截止的地步。与此同时,根据路透社上周对部分经济学家的调查采访显示,大多数被采访者预计中国央行在今年年底时还将把基准利率再提高0.25%。

  眼下亚洲多个国家的央行都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这一举动已经遭到了多数人经济人士的诟病。在印度、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甚至低于各国的年度通胀率。范力民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现在暂时有所缓和的物价压力会让决策者们误以为市场形势已经“安全”,比如马来西亚央行上周就宣布维持原有利率水平不变并拒绝发布未来有可能加息的预期。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在对待通胀问题时通常将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剥离,而亚洲的学者们也开始效仿这种做法以分析本国的通胀是源于国际物价上涨还是由国家内部因素所造成的。但这么做所得出的结果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食品与能源在发展中国家所占的家庭预算比重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对于投资者来说,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通胀问题已经成为他们的最大威胁之一。柏瑞投资(PineBridge Investments)首席经济学家绍默(Markus Schomer)曾经表示,由于通货膨胀因素,他对于亚洲新兴经济国家的市场评级基本都为“减持”,而当中国的通胀压力有所缓和时才是重新进入新兴市场的信号。

  本文作者艾米丽凯瑟尔(Emily Kaiser)是路透社宏观经济学记者,她于1996年加入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