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三公公开没有最详尽只有更详尽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 14: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张若渔

  11日,审计署公布“三公经费”,成为迄今为止公布“三公经费”最详尽的部门。数据显示,审计署2010年“三公”决算数为2488.7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费近617万元、公务接待费865万元、公车购置及运行费1229.65万元,公车费用占“三公”支出49%。(7月12日《新京报》)

  中央诸部门在多重压力之下正陆陆续续地公开各自的“三公”账本。然而,公开的状况显然不让人满意,除了审计署,其余部门都只是给出了一个大而化之的总体数字,分解细化之后的“账单”付之阙如。被寄予厚望的“三公”公开,徒然只剩下一个公开的姿态。

  在亮出一个“总数”完事大吉的氛围中,审计署的公开俨然成了一个“异类”。尽管公开仍然不能说是条分缕析和锱铢必较,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部门”的确是不遑多让。或许,审计署也自知自己不能跟其他部门一样“粗枝大叶”,作为一个专事于查账的部门,公众自然对其寄予了更高、更特别的期许,其职能角色也决定了它更有责任和义务拿出一份细致绵密的“三公”账本。

  审计署的“三公”账本令其他部门相形见绌。但这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重点是它是否具有示范意义,能为中央诸部门的“三公”公开引为表率?如果能,那么审计署的公开,便有了超越性的边际效应;如果不能,那所谓“最详尽”的公开,也不免只能作为一个“孤本”供人观瞻把玩。

  现在的问题是,关于“三公”公开的标准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既然标准虚无飘渺,“三公”公开必然各行其是,避实就虚、删繁就简,而且你还拿它一点办法没有。如此状况导致了一个诡异的结局,即公开的部门越多,公众的无力感越深,愤懑的情绪愈发高亢。这恐怕已经与公开的初衷南辕北辙。

  为了公开而公开,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吗?在公开的面目上包裹了重重叠叠的纱巾,对面的公众即使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还是无法探其虚实,难睹真容。

  都说围观是一种力量,可是在“三公”公开这件事上未必如此。围观若要产生力量,取决于围观的对象是什么。如果围观的是一个孤零零的数字,那将因其既没有参照系又缺乏内涵而失去辨析和言说的能力。目前的局面就是如此,公众对于“三公”公开,处于事实上的失语状态,多也好少也罢,理性的判断难以生发,情绪性的发作倒是俯拾皆是。

  审计署的“三公”账本,在一片“糊涂账”的情势中,无疑令人眼前一亮。一份相对具体的账本,至少让公众获得了围观评论的可能,从而接近了公开的实质。然而,我们还是要说,“三公”公开,没有“最详尽”只有“更详尽”,对审计署如此,对其他部门更是如此。有必要重申那个观念:没有具体而微的账本,就没有公开,就没有透明。仅仅亮出一个“总数”的所谓“公开”,是无法得到公众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