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面对通胀带来的高成本、低消费意愿,部分企业感觉经营不适。事实上,企业不应当对经济形式过于悲观,而是积极面对通胀结束后的行业机遇。在我国通胀治理结束后,到底有多少行业可以获得行业利好,哪些行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脱颖而出,都是值得期待的焦点。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认为,行业机遇建立的基石是社会消费的井喷,国内通胀结束后,到底会刺激多大的新生消费市场?从个人所得税征收上限上调来看,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将得到有效释放;从城镇养老保险全面覆盖来看,中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也将得到提高。由于社会消费释放的层次不一样,导致行业利好不尽相同。
首先,社会零售业中,服装行业作为消费的重要项目,在通胀结束后必将迎来消费热潮。由于我国的服装外贸出口利润已经大幅下降,服装行业内销市场扩大将有利于保护这一部分纺织加工企业。预计在第四季度,服装行业的营业收入将有着明显提升,其中部分龙头企业的利润幅度提升将更加明显。
其次,经历过前几年的家电政策刺激,舆论普遍认为国内家电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但是从目前的农村消费潜力来看,城乡消费能力在通胀结束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释放,家电企业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利好。另外,我国通胀治理结束后,成本压力也将进一步缓和,家电企业出口价格将趋于稳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再次,汽车行业的利好成为最重要市场,我国汽车市场5年内的快速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今年汽车行业遭遇销量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为通胀压力以及银行信贷减缩,随着通胀结束后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行业销量将在2011-2012年创造最高水平,其中自主品牌、连锁经销商的销量和利润空间提升速度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由于中高层收入群体受到减税利好,房地产行业、奢侈品市场、旅游、酒店等行业的发展也将有不俗的表现。由于社会消费景气的影响,部分上市企业的二级市场价格也会迎来大幅上涨阶段。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经济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曾改变,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力不容质疑。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过于悲观的预测经济形式将不会获得超额的利润回报。目前,我国的通胀治理已经面临尾声,企业经营者、资本投资者需要合理判断市场,提前布局,以谋求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