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投资者报》记者 张东红
“没钱人往银行存钱,有钱人管银行借钱”。这个看起来与财富多寡相悖的理论,却成为浙江民间资本活跃的真实写照。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奔赴浙江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在当地,民间借贷如家常便饭。
“赚了一些钱,主要是因为利用了可以利用的资源。”浙江宁波人王维(化名)最近一两年来似乎时来运转,除了给自己买了辆新车,还准备给女儿也买一辆汽车。“不能把资金闲着”。
王维所说的可以利用的资源,除了承包建设的几栋房子赚钱,更多的是利用当地活跃的民间借贷,获取利差。
“月息3分利(月息3%)有点高,如果有2分的,可以再给我20万。” 7月18日,王维在电话里向他的“上游”客户陈先生尽量“压价”。同时,他又把钱通过熟悉的客户以5分、6分利的月息借出去。
这只是民间借贷的冰山一角,记者调查发现,从个人到机构,操作手法各有不同,利率的演绎也逐级走向疯狂。银行贷款月息只有0.6%,而到了民间,最高居然可达到18%的惊人数字。
银行贷款:月息最低0.6%
银行由于风险控制需要,与民间借贷相比,其提高贷款利率幅度还是有限。但是,随着历次准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银行借贷之难却是有目共睹。
7月18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浙江奉化中国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时获悉,利率上浮20%,还有一次性借款10万元有200多元的保险费。合计的月利息也就在6厘(月息0.6%)左右。 浙江温州的银行借贷利率稍高,大概月息在9厘左右。
不过,什么时候资金能够到位,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放贷额度有限,所以一切都说不准,如果顺利的话,一周以后可以放,但不能确定。
银行借贷必须要有抵押,对于王维这样没有房产可以抵押的从银行拿钱很难。而其“上游”客户陈先生有房产,可以抵押贷款。
7月19日,在浙江温州采访时,当地一位徐姓律师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他接触的案件中,很多客户都是通过房产抵押,把钱从银行贷出来,然后再放贷出去,赚取利差。
“比如有价值300万的房子两套,总价600万,可以贷出300万,贷款利息不到1分,放贷出去可以达到3分,中间的利差有2分。”他说,按300万,2分利算,一个月的收入就有6万,年收入可以达到72万,这个钱太好赚了。
至于“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规定的,银行的贷款必须打到用途单位的账上,并说明用途。徐律师表示,这并不能造成什么障碍,通过企业客户关系网或供应商,用途很容易编造。陈先生也说:“大不了自己再去注册一家公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钱打到自己的账户上了。”只要有不动产,贷款出来不成问题。
成功赚取利差的陈先生,并没有置2~3分的放贷项目于不顾,虽然与王维是非常好的朋友关系,但他还是亲自考察了王维的小型房地产项目。看到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他才放心把钱贷给王维。不过,当他听说王维参加了“日日会”这样高风险的地下组织后,他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收回这笔贷款。
民间放贷:月息普遍2%~3%
与陈先生把自己的住宅做抵押贷款再放贷不同,张序(化名)是把自己这几年做实业所赚的钱放出去了。在他看来,很多人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资金,但是随着房地产投资的放缓,实业又比较难做,所以社会资金就多出来了,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我把50万以2分利放出去了。”张序说,客户是同行业内的老板,而且项目发展也不错,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找了一个担保人,这个担保人是他的高中同学,部分利润归给同学,如果真的发生风险,他有权直接向担保人要钱。虽然降低了自己的收益,但是也减轻了贷款风险。
拥有自己的公司,而且对实业有着深入了解和切身体会的张序,对自己放贷的资金非常谨慎。“现在一般情况下做实业的利润,最多也就百分之十几。所以,我认为,贷款的利率不能太高,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实业的利润没法覆盖贷款的成本,那么风险是很大的。”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宁波宁海华信小额贷款公司的总经理冯在中。开业已经三年的宁海华信小额贷款公司自有资金已经达到3亿,加上规定银行拆借资金50%,也就是可以放贷的总共额度为4.5亿元。在年初4.5亿元资金基本放贷完毕后,最近已经收回了几千万。
冯在中说,除了利差外,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风险把控。试想,如果一年本来是四五千万的利润,但是最后坏账有一两千万,那么将会大大影响利润,股东肯定是不满意的。
担保公司:月息至少5%
7月18日,记者在浙江奉化街头的担保投资公司咨询时,工作人员表示,月息起码在5分、6分。同时,还需要公务员做担保人,因为公务员信誉更有保障,同时也要对公务员做信用调查。即使企业主有比较大的产业,做担保也不行。当记者表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务员的时候,该人士就表示,那等找到担保人再说。
随后,记者咨询了浙江奉化的中国银行,如果银行没法贷款,能否介绍担保公司,该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是不能介绍的,但是有认识的担保公司的人,可以代为联系。
7月20日,记者在浙江温州见识了担保公司的神秘。按当地人士指引,位于温州下吕浦的财富中心就是担保公司的集中地。
当记者到财富中心楼下询问担保公司在哪时,碰到一位身穿白色短袖衬衫,黑色皮鞋擦得锃亮的男士,他询问记者来做什么。
记者表示想了解担保公司借贷信息,该人士表示,一般来这里的人都是熟人介绍,不认识人是进不去的。在闲聊中,他还说自己能以1分利息得到资金。
记者看到在20多层楼中,标示着数十家投资公司。当试图进入其中的一家“百瑞诗林”时,前台服务小姐一再询问记者找哪位,是否有约。当记者表示有资金需求时,她帮记者联系里面的人,出来一位中年短头发戴项链的男士,非常戒备地向记者表示不做贷款,并指着两把躺椅,说是做按摩椅的外贸生意。
而据温州一位当地人透露,到担保公司借钱,肯定要认识人。担保公司对熟悉的人才肯放贷,月利率在5分以上很正常。
从用途看,一般都是短期用途。上述温州人士说,他一位朋友,用5000万承包了一个工程。但最后工程验资需要一个亿,朋友不得不用短期融资的渠道,满足验资需要。验完之后,马上把资金还回去。
上述徐律师也向记者表示,在短期用途中,还有转贷的需要。比如银行的贷款到期了,催企业先还钱,然后才能再给贷款。企业为了完成转贷,不得不向担保公司短期融资。一家企业就向担保公司借了100万,最长一个星期,费用为2万。如果计算成月息,几乎是1角(月息10%)利了。
超高利率蕴含着风险,案件也就此发生。徐律师表示,在接触的案件中,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银行觉得企业情况糟糕,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等把企业的钱要回来之后,不再放给企业,这下企业就惨了。以上述企业为例,100万的贷款,一个星期过去了,2万还能承受,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就要付近10万的利息,这样企业怎么受得了?最后肯定是死路一条。
上述温州人也告诉记者,日前有一个朋友就携带2800万资金跑了,原因是利息太高,还不上。
徐律师表示,“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成了案件纠纷。担保公司承担着非法集资的风险,而且放出高利贷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日日会”:月息18%的疯狂
据王维介绍,在放贷的同时,他自己的工程有时也需要用钱,如购买钢筋、水泥等。像他这样小的工程,要在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再加上银行贷款审批需要很长时间,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何时批下来也是个问题,于是他通过参加“日日会”获得周转资金,同时也有机会获得高利润。
所谓“日日会”是一个“标会”,又称互助合作会,由发起人邀请若干会员参加,定期举办,属于传统的民间融资方式。由于一般局限于亲朋好友之间,用于生产生活急需,性质是互助微利,靠的是“硬”信誉。但从2007年起,受利益驱动,部分标会逐步演变成带有金融传销性质的“日日会”。“日日会”活跃于浙江宁波、温州等地区,利率极高,风险也极高。
“日日会”这种变相放高利贷的组织,常跟非法吸储相联系,属于政府严打的范畴。
7月18日,记者跟随一位参与者进入宁波一家“日日会”现场。同样,这是私密场合,如果是陌生人,很难知道场合的所在地,即使知道,也难以进入。
并不起眼的小矮房里,聚集着十数人,几乎人人都拿个黑包,里面装着钱。办公桌旁坐着一位男士,脖子上挂着很粗的金项链,手上戴着大个金戒指。桌上放着点钞机、几支笔和一叠小纸片,还有一个记账本。“先付后标、三拖一”等专业术语写在黑板上。
这位参与者,表情轻松地从包里拿出了一叠钞票,分别给三个人各3000元。这是交给会主的费用。在“日日会”,每天都要交这么多钱。会头(指发起人)则在记账本上记录会脚(指普通会员)付钱的情况,打上钩表示已经付钱。
而后,每个人都在一张纸条上,写上数字和自己的姓名。数字代表愿意以多少利息获取资金。对于500元一注的标会(也就是每天交500元,有的标会更高),数字30就代表着,愿意给每个人30元利息,然后把20个人的500元先取过来使用,一次利息就达到6%。
记者按照其规则详细计算,日息居然高达6厘(月息18%)左右。自去年以来,浙江宁海县“日日会”逃走的人非常多,宁海县公安局开始介入,上千名人员投案自首,抓获了数十人,并仍有十数人仍通缉在逃。
宁波奉化做会头的孙女士表示,去年宁波一个会员标会之后逃跑了,接下来的十几万不得不自己垫上。她表示,等这个会结束了,自己不再做会头了。
王维表示,他知道“日日会”早晚会倒,利率太高了,他准备逐渐退出。
而很多人甚至是借钱来玩,最后一旦被卷走,自己也只能消失,形成连锁反应。孙女士说:“当初组织了会,有比较高的利息,是相信房地产能够不断升值,可现在房价也基本不涨了。”
谁都知道高利贷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倾家荡产,但却难以抗拒其中的巨大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