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山东中小企业深陷内忧外患 遭遇融资难利润减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09: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只不过今年特别突出而已。”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政策调研处副处长黄建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通胀压力加大、银根收紧,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

  贷款难上加难,资金链已绷得相当紧。据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调研,目前山东省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约4000亿元,比去年底环比增加20%以上,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处于半停工状态。

  企业遭遇内伤“造血功能”萎缩

  记者先后采访了山东省近10家中小企业,他们普遍反映:今年的日子不好过,生意不好做。今年以来a,煤、电、水、运、人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据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统计,上半年,铁矿石同比上涨56%,达到1000元/吨,棉花上涨76%,达到3万元/吨,天然橡胶上涨了87%,达到4.3万元/吨。山东省工业用电每度上涨了3分5,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6%,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15%—20%。“以前企业自备井取水不要钱,现在每吨按0.65元收;电价也上涨,每个月的电费就要比以前多好几万元。”济南一家小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了,但是产品却不敢涨太多,贵了没人买。”

  “中小企业本来就是微利经营,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一涨,把这点利润也挤没了。”黄建东说。山东省统计局7月27日发布的上半年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企业购进价格上涨10.2%,与出厂价格剪刀差由一季度的2.3个百分点扩大到2.8个百分点,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

  “企业利润减少了,自然没法扩大生产,自身的‘造血功能’就萎缩了。”黄建东表示,“再加上现在价格形势不稳定,像棉花价格,年初的时候是2.7万元一吨,现在涨到3万元一吨。下一步是涨是跌,企业不能很好地掌握方向,也就不敢接长单、大单,不敢扩大生产。”

  据山东省紫光比威有限公司薛经理透露,现在许多公司、企业老板,手中有资金都不愿往生产上投,觉得干工业不如干商业,干商业不如干银行,开始搞资金拆借和资本运作了。

  “这使得制造业、实体经济有空心化倾向。如果说3年前的金融危机是输入性的,就像是得了一场感冒,4万亿投下去就逐渐好转,那么这轮经营困难是内生性的,伤的是肝、脾、肺。”黄建东如是说。

  银行“输血功能”锐减

  据了解,各大银行目前都根据国家政策,在贷款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但银行贷款并没有增加,而是减少了。据央行统计数据,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339亿元,虽然比5月份增加839亿元,相对于4月份的7400亿元,仍少增了1000多亿。“少增的多是在中小企业贷款上。”黄建东告诉记者,山东省上半年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余额1143.58亿,比上年同期少增486.5亿,少增的主要是在小、微型企业上。而与此同时,山东省上半年中小企业比去年年底增加了2万户,现已达到70万户。“企业增多了,信贷需求加大了,而银行的‘输血功能’减弱了。”

  “随着国家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同样缺钱的银行,只能将利率尽可能地放大,以追求更大的利润。”黄建东说。据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银行贷款利率正随着国家加息而“水涨船高”,有个别企业利率上浮最高到130%。同时银行优先考虑回报率较高的客户,个别银行按照综合收益高低的原则安排投放计划,增加了中小企业利息负担。

  “即使企业贷到1000万,也须先存到银行里,银行另开具1000万承兑汇票,然后企业拿去贴现。目前的贴现率达到了7%—8%,1000万最多也就当900多万用,但还款只能还现金。”黄建东告诉记者。

  记者以中小企业主的身份先后走访了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等几家银行,其中农行企业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20%—30%,工行上浮40%。工行一位负责企业贷款的客户经理庄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贷款上浮10%就可以了,今年不行,要上浮40%。银行资金也比较紧张,你符不符合贷款条件还是问题。”

  银行利率上升对于大量中小企业来说,要获得银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大企业好企业不缺钱,银行都是争着贷给他们。”淄博中小企业局王刚告诉记者,真正贷款有困难的是还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

  “像我们这样的小私营企业要在银行拿到钱太难了。”泰安一家从事养殖的小企业老板杨先生告诉记者,6月份的时候曾经尝试从银行贷款,但是没能通过银行审批。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即使企业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材料准备齐全,最快也得两周才能拿到贷款。“两周的时间,什么事都办完了。”济南一家中型企业的负责人郑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对不缺钱的企业,银行的口袋是永远敞开的;对缺钱的企业,银行的口袋总是捂得很紧。”山东财经大学(筹)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