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文/邓若楠
就“中概股”事件,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符星华表示,影响有,但并非毁灭性。实际上,IPO也是一柄双刃剑,作为投资人需要更加正视价值投资,而企业则不能盲目跟风。
与2010年上半年相比,2011年前六个月中国企业的海外IPO的上市数量与融资额仍然双双上涨。
清科数据库显示,2011年上半年,共有4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6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85.34亿美元,海外IPO占中国企业境内外IPO融资额的24.4%,上市数量的19.3%。而2010年全年,共有129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332.95亿美元,海外IPO占中国企业境内外IPO融资额的31.6%,上市数量的26.8%。
清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符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概股”事件之后,清科研究中心尚未观测到海外IPO发生明显的趋势偏移。
2011年海外IPO仍呈涨势
《投资有道》:以研究数据观察,分析一下中概股事件发生后上半年中资企业赴海外上市情况?
符星华:从IPO数量看,2011年上半年,尽管因2010年年底的海外上市高峰期“翘尾”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IPO大幅回调,然而与2010年上半年相比,2011年前六个月的海外IPO的上市数量与融资额仍然双双上涨,涨幅分别达到8.1%和151.3%。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IPO的上市地点仍然集中在香港主板、纽交所(NYSE)和纳斯达克(NASDAQ)等市场。
《投资有道》:赴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基本共同特点是什么?
符星华:海外IPO的中国企业自身所在行业具有一定特点,例如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企业往往以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为主,而与之相对应的美国市场上,经常出现的是互联网、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等高科技企业。
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因素导致,比如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水平往往无法达到境内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并且很多企业都搭建了海外架构接受了外资VC/PE的美元基金投资;另一方面在于主观因素,海外IPO可以推动企业进行国际化战略部署,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形象与竞争力,树立国际品牌。
目前,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多属于互联网行业,部分尚未产生盈利,而对于其企业价值的预测往往是基于企业的经营概念和未来发展预期。相对其他市场,如香港主板而言,美国市场估值较高,并且无业绩支持,尽管部分企业上市后受到追捧,但是股价增长难以长期维持,甚至有些企业上市即破发。
IPO是一柄双刃剑
《投资有道》:长期来看,您认为中概股的问题对国内风投界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
符星华:目前中国的VC/PE投资市场竞争与日俱增,对于优秀项目、特别是退出前景比较明朗的项目的争夺非常激烈,市盈率也逐渐走高。“中概股”问题的爆发,将使投资人更加正视价值投资,针对企业进行详实的尽职调查,理性估算企业市值。
在投资机构所关注的行业方面,不同的时段内行业热点可能会有所微调,部分机构也的确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热点变化而调整投资策略,但是总体上并未出现因这次事件而对投资策略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的趋势。
退出选择方面,IPO只是诸多机构投资的退出渠道之一,目前也有不少机构结合了股权转让、并购退出等多种退出方式进行操作,事件之后,机构将会更注意灵活把握退出时点和方式,非IPO的退出方式也会带来可观回报。
《投资有道》:这次事件某种程度上是资本博弈,企业和风投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更好地应对?
符星华:这次可以说是“诚信危机”,问题企业的企业家和其所聘请的中介机构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IPO是一件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一方面企业通过融资进行转型或者业务拓展,一方面更要以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以获取投资者的信任。IPO也是一柄双刃剑,带来资金流入的同时,更带来了未来企业发展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并且定期的信息披露、审计、交易所维护费用的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企业家也需要结合企业所获得的流动性和收益来谋求平衡。
在选择IPO市场的时候也不能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上市地点才是上策,否则如果企业的商业运作及模式不被投资者所认可,流动性比较低,交投不活跃,反倒丧失了上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