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糖高宗再来 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增加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2日 2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UBN记者 宋博 北京报道

  “糖高宗”再杀回马枪。

  2011年初,由于价格暴涨,白糖曾经被网友们戏称为“糖高宗”。然而,经过今年5月份的价格略微回落之后,如今的糖价又回到7700元/吨,并创造了价格新高。而随着一年一度用糖高峰期的到来,食糖销售也迎来了旺季,为了稳定价格,国储再度抛糖,但市场上却出现了“越抛越涨”的怪现象。

  “季节性”影响白糖价格

  我国白糖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今年初西南地区春季多雨,直接导致了甘蔗的产量下降,而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白糖产量的大幅度降低也在情理之中。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本榨季全国新糖产量仅1045.25万吨,而市场的需求量约在1350万吨,供需缺口高达300多万吨。目前我国白糖产业实行的是进口配额制,进口量也只占我国消费总量的14%左右,通过进口来弥补市场的缺口简直是杯水车薪,化解目前白糖供需矛盾的唯一方法直指国储糖。

  每年的第三季度,是处于老糖将尽、新糖未出的交接状态,同时也是白糖的旺销季节,下游的食品、饮料企业积极备货,直接造成了白糖库存量的大幅度减少。即使在白糖产量未有明显下降的往年,每逢这个季节价格都会略有上扬。季节性的市场紧俏、糖企疯狂的囤积储备,这两种因素的交错,是导致白糖每吨价格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上涨500元的直接原因。

  面对白糖价格的疯狂上扬,国家为稳定糖价本榨季已向市场投放了6次储备糖,最近的一次是在7月6日,向市场投放糖25万吨,而据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又决定将于5日投放第七批国家储备糖,数量是20万吨。今年国家计划总储备拍卖200万吨,从目前的汇总数字来看已经投放了145万吨。

  每次投放后白糖的价格并未出现意想中的回落,却又偏偏离奇走高,单是白糖消费的高峰期,面对巨大的供需矛盾,200万吨的储备糖难抵300万吨的缺口,但从可以量化的供需角度分析,100万吨的缺口也不会对市场带来如此大的震动,价格也不会在短短一个月如此疯涨。

  “国内市场上,由于传统白糖销售旺季的到来,加剧了因连续减产而吃紧的食糖供应紧张局面。据估计,2010/2011榨季供需缺口将达到200万吨左右,季节性涨势明显,再加上国际糖价高企导致食糖进口成本高于国内现货价格,导致无法依靠进口来弥补国内需求。国际市场上,两大权威机构下调对产糖大国巴西的原糖产量,支撑了国际糖价的高企。”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

  下游企业成本提高

  糖价上涨,不仅增加了糖企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助推了企业股价上涨。同时,糖价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淀粉糖、甜菜糖等业务的发展,对淀粉糖、甜菜糖企业造成有利影响,提升了企业的业绩水平。糖类生产企业无疑将成为受益方。

  与此同时,糖价上涨给下游用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食品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尤其是一些中小点心店,为了稳定销量,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敢轻易提价,只能眼看着高涨的糖价吞噬自己微薄的利润。

  记者通过北京市场进行走访了解到,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白砂糖价格已从7月初开始涨价,一斤白砂糖的涨幅均在0.5元左右,少部分品牌包装的外地细粉状白砂糖价格保持稳定。此外,红糖等其他糖类价格也有所上涨。各类白糖下游产品的价格目前并无明显波动,部分企业只能通过调整产品的规格,减少净糖含量,或者用葡萄糖、果糖等代替白糖来规避糖价上涨造成的成本压力。

  距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多月饼生产商均认为今秋月饼会大涨。从目前的原材料成本上涨情况来看,今秋月饼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多家大型食品企业的共同预期。

  对此,周思然表示,两次糖价上涨行情在涨价因素、涨价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类似之处,两者均与销售旺季的到来及需求市场的吃紧密切相关,且都表现出急速上涨态势,所不同的是,相比去年的“糖高宗”,此轮糖价上涨在时间上已经提前不少,如此则可能压缩后期的上涨空间。并且,去年糖价暴跌现象与游资和不少白糖企业的炒作有密切关系,而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诸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的收缩政策,市场资金流动性减弱,就游资炒作这点而言,今年糖价回调幅度将低于去年,糖价下降现象或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