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不会重新陷入大萧条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9日 11: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导读: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近日在《纽约时报》发文称,虽然当前世界经济较为疲软,但即使是2008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离1930年代的大萧条仍有很大距离。他还认为,美联储致力于防范通缩的政策是合理的,有助于使美国避免1870年代那种以通货紧缩为重要标志的长期衰退,而共和党人对宽松政策的抨击属于危险的政治游戏。

  以下为该评论文章摘译:

  大萧条不会重演

  根据最新数据,欧美经济复苏显著放缓,全球经济增长也仍旧令人失望,这不让人揣测:我们是否已进入新一轮大萧条?简要回答的话,“不是”——目前尚未出现构成大萧条的主要特征,看起来也不大可能出现。

  根据美国和其他曾经历过萧条的国家的经验,大萧条主要有三大特征,2007年之后世界经济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离这些标准仍有较大距离。

  首先,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1929年后经济总产值大幅下滑,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重挫25%。相比之下,2008年经济危机的收缩幅度要小得多,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第二季度达到14.4155万亿美元的巅峰,而在2009年第二季度降至13.8541亿美元的谷底,降幅仅为4%。

  其次,1930年代美国失业率飙升至20%以上且长期持续在该水平。而2008年后的经济衰退中,虽然就业岗位减少幅度创下二战后新高,约有800万人失业,但失业率仅在2009年第四季度突破过10%,其他时候都保持在10%以下。

  如果将那些已放弃寻找工作,因而不被计入失业人口的人也计算在内,失业率将达到16-17%,这固然是灾难性的,但与大萧条时代的标准还无法相提并论。

  第三,1930年代信贷系统急剧萎缩,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系统不受控制地崩盘——民众恐慌纷纷挤兑,压垮零售银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立后,起到了平复民众信心的重要作用,这种因挤兑引发的崩溃不会重演。

  需警惕通货紧缩

  可是,19世纪末的几次经济危机虽然不像大萧条那么可怕,但仍给许多美国人带来了深深的创伤。100多年前严重杠杆化的行业不是住宅,而是农业——另一种形式的房地产。

  当时各种新科技发展迅速,包括运输、电话、电力和钢铁等,但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滑使不少美国民众生活困顿。农民们债务负担沉重,因此对通货紧缩(他们的产品价格下降)极为敏感。而在农村人口大举涌入城市之前,农民正是消费者中的主流。

  根据经济分析局数据,从1945至2009年间,经济周期中的衰退通常会持续11个月,而在1854-1919年间持续时间两倍于此,时间最长的衰退不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而是1873年10月至1879年3月,超过5年。

  考虑到这些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致力于防止通缩。可是,最近共和党候选人德克萨斯州州长佩里(Rick Perry)攻击伯南克的行为是“叛国”,他说,“如果这个家伙从现在到选举之前印更多钱的话,我不知道在爱荷华你们会怎么对他。但如果是在德州,他的下场会非常糟糕。在这个美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印更多钱来玩弄政治,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叛国。” 伯南克的政策固然有缺陷,美联储更非完美,但把伯南克对通缩的忧虑比作叛国实属危险的政治游戏,可能把美国重新拖入1870年代的长期衰退。(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