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市公司疯狂抢购银行理财产品 抢占个人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3日 08: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都市快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当大多数中小企业正为融不到资而发愁的时候,上市公司却显得资金很充裕,双汇发展、皖新传媒、华映科技在上周五同时发布“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资金超过10亿元。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类似公告,参与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年之最。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扎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不是个好消息,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门槛被大幅提高了。

  上市公司热衷银行理财

  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双汇发展独资子公司南宁双汇拟使用不超过4亿元购买农行短期理财产品;皖新传媒过去12个月内已连续5次购买各类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耗资3.7亿元;华映科技则拟利用循环累计不超过3亿元的闲置资金进行低风险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东阿阿胶拟利用自有资金9亿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

  据WIND资讯统计,在2007年之前,并没有上市公司就购买理财产品发布过公告,当时上市公司更愿意炒股或者购买基金。到2008年,只有4家发布此类公司,2009年为5家,2010年突然增加到18家,以“理财产品”为关键词搜索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发现,今年以来共有58家公司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

  今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出手最阔绰的则是海螺水泥,6月中旬,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用4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购买次数最多的是士兰微,过去12个月内共购买11次,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2.2亿元。

  抢占个人投资者机会

  上市公司热衷银行理财,原因可能有多种,一种看法是,IPO重启以来,新上市公司超募总金额近4800亿元,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显然比闲置在活期账户更划算。另一种看法是,6月份的PMI指数已降至年内最低,上市公司对目前经济活动的判断可能趋向悲观,因此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以暂时规避当前行业投资风险也表明了上市公司的无奈。

  不论上市公司出于哪种考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这一趋势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都算得上是坏消息。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门槛被大幅提高了。事实上,从下半年开始,不少投资者发现,要找到一款5万元起步且收益不错的理财产品已经很难。

  资料显示,8月上旬仅针对VIP客户就有122款产品发行,此外有32款针对普通个人的产品资金门槛提升至100万以上。整个8月上旬,资金门槛在100万以上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在总发行数中占比高达18%。

  比如光大银行8月份以来发行的一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百万元认购门槛的占比超过四成。此外,一般银行高端产品门槛平均水平在200万左右,光大的平均水平已涨至上千万元,近期发售了两款“T计划”短期产品,认购门槛均超过3000万元。

  即使商业银行没有提高认购门槛,普通个人投资者的那点钱,在上市公司面前也不堪一击。比如农行“金钥匙·本利丰”系列产品,同时针对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发售,募集上限从3亿元到60亿元不等,而双汇发展用于购买的资金高达4亿元。也就是说,双汇发展完全可以把这类原本针对公众的产品变成公司专属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