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农业银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 何志成
“中国式通胀”与“中国式紧缩”已经PK了10个月左右,紧缩的步伐月月向前走,通胀的脚步也是月月向高走。眼看着8月CPI数据即将公布,高通胀周期被延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未来的抗通胀策略重点不是将高通胀率立即降下来,而是缩短高通胀周期,同时避免宏观经济陷入滞胀怪圈。
中国央行近期调整存准基数范围,将信用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应该说,调整存准率上缴基数范围的政策,并没有考虑到宏观经济数据的滞后性,也没有考虑到经济下行的拐点和房地产市场降温的拐点都会在9月后出现。现在宏观经济环境运行正常,并不等于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各项数据还正常,当前紧缩周期与经济周期并不合拍。此外现在中国股市已经很低迷,基本丧失了调节流动性的作用,此时实行扩大存准率征收范围等更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打压股市,这会使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高利贷市场和商品市场,反而推高物价。
全球经济近期已经明显减速,各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也已明确为保增长、促就业。中国央行在“观察期”决定继续收紧流动性,将加速经济下行。目前,市场利率再次上行,发债成本大幅度增加,银行体系内的贷款利率也有明显地提升。利率提升,有利于抑制新增贷款增长,间接抑制新上项目的冲动,有利于缓解中长期通胀压力;但从短期看,继续收紧货币则可能推高物价,尤其是可能加剧银行业体系内的存款搬家——促使高利贷市场火爆。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十分注意在抗通胀的过程中呵护股市的原则。虽然目前欧美甚至日本的通胀率都在回升,美国的通胀率甚至逼近4%,但如此高的通胀率和高通胀趋势,却并没有迫使这些国家的央行立即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还在大量地释放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则表态还要维持较长时间的超宽松政策,直到看到经济稳定回升。虽然它们的经济热度无法与我国相比,但若将通胀率与经济增长率相比,欧美国家都属于高通胀,而且通胀率更高。为什么它们还不紧缩,甚至还没有考虑过紧缩?除了对实体经济的担心,还有就是担心资本市场下跌,担心更多的流动性没有地方去,担心巨大的流动性起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反而转向其他市场,推高资产泡沫以及CPI。
伯南克在此前召开的20国央行行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特别地提到:“我不知道为什么(股票)市场对是否推出QE3会那么敏感(闻风就跌)”。他显然在观察股市近期的表现,看到在之前股市已经大幅度下跌,使他原本准备直接说出的不想很快再推出QE3的言语变得缓和。
中国央行曾经多次强调,其货币政策目标并不包括资产市场,而将抗通胀放在第一位。但资产市场作为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蓄水池之一,它的涨跌与物价涨跌往往有着强烈的负相关性。抗通胀是货币政策的第一位目标,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疏导流动性。此外,紧缩周期也有惯性。在货币收缩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疏导,实行更积极的资本市场政策,同时注重在全球范围内疏导流动性,将人民币的流动性推向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