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北京黑作坊用工业化学物漂白豆芽 日售数千斤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 07: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车漂白豆芽被运往农贸市场销售。

记者在作坊中找到“连二亚硫酸钠”。

9月29日,良乡大南关村一制作漂白豆芽的黑作坊。

作坊男主人用水管向豆芽上喷洒“保险粉”溶剂。

  豆芽,老百姓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

  本报记者多日暗访调查发现,北京房山区良乡大南关村一处废弃的院落内,有商贩使用一种名为“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的化学物漂洗豆芽,出来的豆芽色泽亮白,卖相大增。

  该加工点每日两三千斤的“亮白”豆芽,在华龙农贸市场批发出售,流入餐馆、食堂、百姓餐桌。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家顾大伟表示,“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在纺织业、造纸业用作漂白剂,其与水接触后会释放大量的热和二氧化氢、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 暗访

  “保险粉”美容豆芽 “卖相好”却增毒性

  国庆前夕,有市民向本报报料,房山区良乡大南关村一处废弃的院落内,有商贩使用化学物质加工漂白豆芽。

  夫妻俩深夜卖力洗豆芽

  这个废弃的场院内,几排破旧的房屋,散落着几家住户。

  记者蹲守数日观察,从东面数第一排最北侧的两间房屋就是加工豆芽的作坊,里屋存放着数个袋子,看着像是装满豆子。

  外屋约100多平方米,是培育豆芽的场地。大量桶、筐等容器装着正在发育的豆芽,槽子共有六七排,每排四五个,上面盖着军绿色的被子。外屋的东北角,有一个大型水池和锅炉设备,保证提供充足热量和水分。

  房屋外是一个长约2米,宽约1.5米,深1米多的水槽。

  作坊的主人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妇,每天不到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

  凌晨近2点,这对夫妇先把桶里、筐里的大量豆芽取出,倒入水槽中。

  随后,男子会将家门口的大型农用三轮车开到水槽旁,站在三轮车上,用铁叉搅拌水槽里的豆芽。

  搅拌均匀后,男子会把水槽内豆芽铲起,抛入农用三轮车内。

  约两个小时内,夫妇俩将所有发育好的豆芽,全部倒入水槽“冲洗”一遍,然后再装入三轮车中。

  记者看到,快装完时,女子会把一种白色粉末倒入水槽内侧一个水桶内搅拌,制成一种溶液。随后,男子用这种溶液,将装在三轮车上的豆芽仔细喷洒一遍。

  喷洒时,隐藏在三四米外的记者能闻到所散发出的刺鼻气味,而远望喷洒过后的车上豆芽,色泽白亮,个体饱满。

  凌晨4点10分左右,该男子驾驶这辆挂着河北牌照的农用三轮车驶出大院,留下三行车辙的同时,还洒下了一行行散发刺鼻气息的水滴。

  多名从事豆芽加工销售的人士分析,这种水洗豆芽和喷洒溶液的行为很可疑,“不可能是简单的清洗,两个多小时,没人干费力不讨好的事”。

  搅拌神秘溶液喷洒豆芽

  为弄清这种可疑溶液,记者决定再探该作坊。

  9月25日凌晨,作坊夫妇俩开车运送豆芽离开后,记者进入该作坊内,发现有至少3个蓝色大桶,均用一块布遮盖着。

  掀开遮布,桶身上印有“sodium hydrosulfite”的字样。

  记者查询得知,这是“连二亚硫酸钠”(也称“保险粉”)的英文标示,是一种工业漂白剂,多用于清洗塑料、丝织物等。

  记者发现,其中一个蓝桶的盖子已被打开,里面用塑料袋包裹的“连二亚硫酸钠”为白色粉末状,伴有呛鼻的异味,用手抓取后会有烧灼感。该桶内“连二亚硫酸钠”并不足量,显然已有人取用过。

  9月30日凌晨,记者进入与该作坊相邻的一间废弃棚屋蹲守,该棚屋与作坊外屋只隔着一块表面有多个裂口的棚布,透过裂口基本可观察到作坊内的操作。

  当日凌晨3点20分左右,作坊的女主人提着便携式台灯,从作坊外屋快步走出。

  借着灯光,记者看到,她从小屋内那个已打开的蓝桶里取出一些“连二亚硫酸钠”,分两次倒入一个装有水的桶内,反复搅拌均匀。这个1米多高的水桶的一端则连接着一根水管。

  随后,作坊男主人将这个水桶里的水,洒向已装上农用三轮车的豆芽,反复持续约10分钟。

  刺鼻的气息扑面而来,经过喷洒后的豆芽色泽亮白,在夜间颇为醒目。

  知情人透露,这个作坊用来浸泡豆芽的水槽,里面的水同样含有“连二亚硫酸钠”。

  记者曾用塑料瓶取了部分样本,搁置多日后,仍散发着刺鼻气味。

  长吃漂白豆芽或诱发癌变

  多名从事豆芽加工销售的人士透露,用“保险粉”漂洗豆芽是近几年出现的事情,漂白过的豆芽,“白白胖胖、水灵灵的,卖相特好”。

  长年加工销售豆芽的李先生称,普通豆芽短小,而且颜色发黄,这种漂洗过的亮白豆芽,“相比之下卖相好,购买的顾客会多。”

  事实上,消费者是被“卖相”蒙蔽了眼睛。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家顾大伟表示,“保险粉”并不保险,它的主要成分“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 这种物质主要用在纺织业、造纸业用作漂白剂,其与水接触后会释放大量的热和二氧化氢、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据了解,长期食用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的豆芽,会损害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肝脏,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并诱发癌变。

  《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严禁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

  【贴士

  如何挑选豆芽

  常年加工销售豆芽的李先生介绍,消费者挑选豆芽时不要被“卖相”欺骗。普通豆芽会有一种清新的香味,而漂白过的豆芽香味不明显,会有刺鼻的感觉。从外观上看,普通豆芽个头较小,颜色略有泛黄,不易缩水。而漂白过的豆芽颜色艳丽,放置半天就会有水分流出,味道甚至更加呛鼻。

  ■调查

  漂白豆芽流向何处

  每日漂洗出来的一车车豆芽都销往何处?据记者目测和多名知情人证实,从大南关村加工作坊驶出的这辆大型农用三轮车,能装2000多斤豆芽。记者跟踪调查,距离作坊六七公里的安庄华龙农贸市场,是这对夫妇销售豆芽的地方。

  小作坊日售数千斤豆芽

  9月底的多个凌晨,作坊男主人驾驶满载漂白豆芽的农用三轮车,几乎准时4点半驶入华龙农贸市场,停靠在蔬菜区南侧第二排。

  停车后,夫妇俩用铁叉把豆芽盛装进塑料袋中。随后驾驶小电动车,在市场来回穿梭,给四处赶来的批发商家送豆芽。

  农用三轮车上,漂白后的豆芽个头饱满,七八厘米长,通体亮白。记者凑过去蹲下身闻了几根豆芽,发现仍有刺鼻气味,但起身后就问不到类似气味。

  9月25日清晨4点半,华龙市场内,记者曾询问作坊女主人,为何她家出售的豆芽为何如此白亮。对方显得十分警觉,称可能在蔬菜区市场强光照射下,“看错了”。女主人称,自己的摊位一天可以出售两三千斤的豆芽。

  事后,知情人士称,当日记者离开后,作坊女主人还抱怨,“来了一个男的,好像是来查豆芽的”。

  华龙农贸市场多名人员证实,作为批发市场,这里豆芽基本上销往房山各个小市场。同时,不少饭店也来批发,购买豆芽多是给水煮牛肉等菜肴配料。

  豆芽缩水味道呛人

  范文(化名)承包了一家公司食堂,公司给每个工人一天三餐的伙食标准为10元,“只能专挑便宜实惠的菜。”范文说。

  今年年初,范文常到华龙市场,从一辆河北牌照农用三轮车处购买豆芽,每次就要买上近百斤。有时中午没能及时给工人们炒豆芽,就把豆芽留到晚上吃。

  “缩水得有一半,还淌出白水,闻着呛人。”范文发现,这些原本饱满豆芽到晚上都“蔫了”。后来,范文在该市场换了两家买豆芽,但问题还是存在,只有一家的豆芽质量还行。

  对此,常年加工销售豆芽的李先生解释,普通豆芽个头虽小,但不易缩水,漂白过的豆芽放置半天就会有水分流出,味道还呛鼻。

  华龙农贸市场人员称,市场有四五家批发豆芽的,每天不到8点就会出售一空。

  漂白豆芽上市民餐桌

  10月8日4点半,华龙农贸市场,作坊男主人将两三袋大约一百斤的豆芽装上一辆小型蓝色轻卡,批发价约为8毛钱一斤。

  记者随即驱车跟随蓝色轻卡,约半个小时后,蓝色轻卡驶入丰台王佐镇南宫早市,摆摊售卖。

  当日8点多,南宫早市,一名遛弯的老人,以1块5一斤的价格购买了2斤豆芽。

  而此时,华龙农贸市场,卖漂白豆芽的作坊男主人正在收拾塑料袋,身后一车2000余斤的豆芽已经售罄,只剩车后一片水珠嘀嗒。

  除了自己批发外,该夫妇的豆芽部分也由市场配菜中心负责销售。

  配菜中心人员称,买主通常都提前一晚致电配菜中心,告知需要多少豆芽。第二天清晨,配菜中心会从菜摊拿豆芽,买家便可开车或由配菜中心配车领取豆芽。

  市场配菜中心负责人透露,有房山本地机关食堂向其订购豆芽。

  ■ 背景

  漂白的并非只有豆芽

  事实上,用化学物违法加工豆芽并非首次被曝光,而且用化学物违法加工的也并非豆芽一种。

  据新华网报道,今年4月17日,沈阳市警方在沈阳近郊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厂,查获掺入有害物质豆芽25吨。这些豆芽每根都有10多厘米长,个头均匀,颜色白净,“长相”漂亮。

  沈阳市农委专家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而这个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经检测豆芽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等,是国家明令不能掺入食品中的。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而早在2007年2月,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查处的10个食品卫生典型案件中,就包括用“保险粉”漂白藕片的事件。

  河北省查处元氏县兴华食品厂涉嫌使用工业用保险粉漂白藕片。现场查封工业用保险粉18袋、焦二亚硫酸钠8袋以及成品天然鲜藕片2000余箱。石家庄市卫生局依法责令元氏县兴华食品厂停止生产经营并公告收回已售出的产品,销毁1989箱非法加工的鲜藕片,并罚款5万元。

  采写/本报记者 许路阳 王瑞锋 摄影/本报记者 周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