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成品油价改要标本兼治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4日 09: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发改委不再发布调价通知,油价由“三桶油”自动对应调整,有利于走出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不同步怪圈。尽管如此,新规却可能使国内油价“涨多跌少”的局面更易出现。在机制改革的同时,要想做到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有关部门还需在减少税费、破除垄断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历史上,发改委每次调价,或多或少总能引来消费者的抱怨。实际上,消费者并非在意那套复杂的调价机制,他们所不满的是油价“易涨难落、涨快跌慢”的结果。但是,若行政的“防火墙”拆除,形成的结果并不一定会为消费者所乐见。

  10月上旬最近一次下调国内油价后,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在随后的答记者问时说明了这道“防火墙”的重要性。该负责人说,2008年底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共进行了16次调整,其中10升6降。期间,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仅上调了50%左右。考虑到国内经济形势、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国家不仅适当控制调价幅度,还经常推迟调价时间。

  在目前国际油价震荡上行的趋势下,“防火墙”的拆除与自动对应调整的实施,很可能使国内油价更加频繁地上调。单靠机制改革无法解决中国油价的困局。

  如何减少油价中的非成本因素,也是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除产油国外,我国成品油的“裸价”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含税的销售价格则高于美国。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中包含了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等多种税费。以北京油价为例,以上税种占销售油价的35%以上。如果除去上述税费,成品油“裸价”确实低于美国。由此可见,国内油价逐步走高,并不仅仅是“国际惯例”,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归结于有太多的“搭便车者”。

  单纯机制改革无法解决中国油价困局的另一原因是垄断坚冰依旧。“自动对应调整”的新机制意味着,三大石油公司在降价条件满足时,必须下调油价,但在涨价条件满足时,则可以选择不涨或少涨。但实际操作中,三大公司是否会善待消费者还有待观察。

  在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还有一条规定容易被人忽视,即: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政府规定的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但在实际操作中,鲜见三大公司主动降价销售。原因即在于,三大公司同时垄断原油进口、生产与销售,它们并没有降价的动力。

  有鉴于此,新机制如果实施,只能缓解当今中国油价的困局,而要根治这一困局最终让消费者满意,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 钟正)

热词:

  • 防火墙
  • 成品油价
  • 国内油价
  • 发改委
  • 成品油定价
  • 国际惯例
  • 搭便车者
  • 我国成品油
  • 国内成品油
  • 零售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