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10月CPI出炉通胀拐点确认 调控会否放松各方意见对立
连平:微调料有一定力度,货币环境将趋宽松
谢国忠:微调的舆论造势,是开发商一厢情愿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下了6月份以来五个月的新低。对此,市场多数认同CPI拐点已经确实,但近期宏观调控措施会否放松,则出现了明显观点分歧。
乐观派:通胀拐点得到确认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0.1%。在纳入CPI统计的8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食品价格的变化尤其引人关注。数据显示,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而价格环比则出现了自6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下降,环比下降0.2%,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对此,澳新银行刘利刚分析,CPI环比仅上升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上月的0.5%,这表明潜在通胀压力正在明显减轻。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CPI上升的推动力将进一步减弱。
数据还显示,PPI也出现了明显变化。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月下降0.7%,比去年同月上涨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下降0.7%,比去年同月上涨8.0%。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PPI回落幅度大于预期,这是很好的信号。在流动性过剩通过调控解决的情况下,输入性通胀压力在降低,直接导致了PPI涨幅回落,这对控制通胀是件好事。预计11月、12月CPI涨幅将回落到5%以下,明年3、4月份将回到4%以下。
谨慎派:通胀反弹风险很大
当前经济环境复杂,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另一方面,中国GDP增速从一季度的9.7%,降到二季度的9.5%,再到三季度的9.1%。10月份CPI数据下降,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可能转向,让位于“保增长”?随着CPI数据出炉,市场各方出现明显分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欧债危机间歇性发作、购进价格指数急剧回落、M2增速创出历史新低、部分在建项目资金短缺、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正酝酿的微调料有一定力度,货币环境将趋宽松。
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农产品价格回落,是市场流动性逃避的结果。事实上通胀的根源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这个问题尚未解决,今后通胀的反弹风险依然很大。此时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定,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势可能是最佳的。
经济学家谢国忠甚至指出,如果货币政策再次调整,势必又会造成部分宽松,银行信贷的钱再次跑到开发商手中,对于微调的舆论造势,只是开发商们的一厢情愿。
“当前更需要的是结构性减税、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而不是宏观调控转向。”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教授郑英隆认为,GDP增速及CPI回落,表明中国经济已趋于软着陆。实际上目前主要是外围经济不景气,而中国本身经济增速仍然较高,因此不宜轻言货币宽松,而是如何切实扶持实体经济,以及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