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CPI回落的背景下,将择机予以梳理能源产品价格,其中包括北方的供暖价格、天然气价格以及电力价格等。”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的一番话,预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的改变,资源类产品制度性改革再度被提上日程。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相关部门目前正就天然气价格问题征求石油企业意见;受电监会委托,中电联近期就《关于理顺煤电运关系重大问题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沿海、内陆省份煤电运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0月上旬,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公开表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围绕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以及调整挂靠油种等方面进行调整。
种种迹象表明,以煤、电、油、气为代表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或有新动作。
早在今年6月初,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就明确提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其中包括,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输配电价改革,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和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完善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
上述改革事项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但由于通胀压力持续,半年来并无实际进展。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解释称,“今年国内宏观调控压力大,主要是控制物价增长,资源产品价格扭曲的矛盾一直被压着。明年,我国将调结构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将对电价、成品油等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改革着力点是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制度,改变政府定价的模式,体现资源产品真正价格。”
“目前,国内CPI呈现回落走势。电力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应加快出台。”上述专家说。
煤电价格关系扭曲,电价机制未理顺,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国内GDP增长9.7%、9.5%、9.1%,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1世纪经济报道 王秀强
上述专家在调研中发现,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供应不足,缺资金、缺电、缺劳动力。“一些地方有订单,但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如果电价上调,电厂积极性将被提振,可以促进工业生产。”
油电气等资源产品在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后,现行机制已经难以为继。以天然气为例,一方面国内外天然气价差大,上游油气生产企业不得不承担进口天然气亏损;另一方面天然气上下游没有理顺,下游燃气配送企业必须承担上游价格上涨。
有地方燃气企业负责人称,“由于天然气价格管制,上游天然气涨价后,下游无法将成本向终端销售环节转移,天然气配送企业在上游油气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上下为难。”
随着迎峰度冬季节的来临,电力供需形势气氛紧张。有电力行业人士称,“五大电力集团1-10月份亏损已经超过700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由于火电亏损,五大电力出现全行业的亏损”。
中电联预计,今冬明春全国电力缺口3000万-4000万千瓦,较今年前三季度更为紧张,华中、南方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更加严峻。
“如果今年冬季电力供应紧张,年内可能调整电价。但简单通过行政手段调节价格和市场,只能是权宜之计,没有把矛盾完全解决。必须进行价格体制改革。”上述国家信息中心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