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IMF发布首份金融评估报告: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6日 07: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公布的对中国金融部门进行的首次正式评估中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脆弱性在逐渐增加。中国央行称,总体来看,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评价是客观、积极、正面的,但个别观点不够全面、不够客观。

  中国金融监管标准比较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日前公布了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成果报告——《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和《中国金融部门评估报告》。这是IMF对中国开展的首次“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检查,该检查是与世界银行合作进行,全球25个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经济体同意至少每隔5年接受一次强制性评估,中国是其中之一。

  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充分肯定了中国金融体系近年来在商业化转型、增强财务稳健性、改进金融监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报告认为中国金融改革进展良好,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金融服务和产品日益多样化,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和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较好地遵守了金融领域国际标准与准则,在构建反洗钱和反恐融资体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正如央行所言,这份报告的总体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速尽管有所回落,但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为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对本报记者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说,中国金融业整体表现稳健,一方面中国经济处在持续向好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赢利空间大;另一方面,中国金融监管标准比较高。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体系呈现高赢利且经营比较稳健的状况。

  仍有风险需要防范

  不过,报告称,根据IMF与中国政府部门合作对中国最大的17家商业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显示,多数银行似乎有能力抵御包括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收益率曲线的移动及汇率的变化等风险的单独冲击,但若上述风险同时发生就将构成巨大挑战。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助理主任达斯表示,很难预计这些风险什么时候将同时发生。

  此外,IMF认为中国快速的信贷扩张导致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活动使银行脱媒现象加剧、房价下跌、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都增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

  谢太峰表示,对借款人的软债权和对存款人的硬债务使得银行成信用风险聚集地,IMF的报告同样也提示我们,金融业的隐患也是存在的。从中国的情况来讲,一是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如果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就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行业,大量的外向型企业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二是国内地方政府债务平台的问题,银行也有大量的配套贷款,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增加银行业的风险;三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会影响到开发商的还款能力以及大量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因此要把握好调控力度,避免这些风险转移到银行系统中去。

  建议并不完全符合国情

  IMF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其中涉及中国应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稳定框架,加快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协调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

  IMF有关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并没有义务遵照报告的建议,“但是我们希望报告本身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改革中发挥作用。”

  中国央行认为,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未来改革的建议是富有建设性的。“我们也注意到,报告中还存在个别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的观点,所提出的某些改革措施的具体时间框架和优先顺序等建议尚需结合中国实际深入研究。”央行同时表示,利率、汇率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市场机制已在利率、汇率形成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同时,具体推进改革步骤时应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保持灵活性。

  “IMF的建议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些未必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谢太峰说,“比如利率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这么快就走向利率的市场化?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这可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风险,大量的中小银行可能会面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的状况,因为他们可能不得不用更高的利率去吸存,从而对金融体系造成混乱。因此,对IMF建议的具体实施上,要根据国情来参考。”

热词:

  • IMF
  • 金融监管
  • 金融改革
  • 稳健性
  • 金融稳定
  • 金融领域
  • 金融服务
  • 收益率曲线
  • 利率
  • 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