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欧元失足巴Ⅲ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09: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张尚斌 廖宗魁】债务危机的幽灵聚集在欧洲上空,阴霾笼罩了全球金融市场。

  因持有大量意大利债券,美国投行MF Global在一周时间里轰然倒下;欧洲央行(ECB)的安全市场方案(SMP)花费数十亿欧元,囤积了大量意大利政府债券——由于大量欧洲银行都持有该债券,一旦债务违约将导致金融系统大崩盘。

  乍一看,美国和欧洲在此次欧洲债务危机中一损俱损,但是从欧洲银行纷纷从欧洲美元市场买进美元来看,美国成了危机的唯一赢家。据传言,美国是在精心为欧洲布了一个局,从而全面掌控世界金融体系的主导权。以巴塞尔协议Ⅲ为武器,美国已经将欧洲银行业一步步带入陷阱之中——欧洲银行业为了满足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就需要减记相关评级较低的欧洲主权国家债券,转而购买美国国债;另一方面,欧洲银行业的大量存款也不断流向美国。《经济学人》在11月19日的“对冲基金和去杠杆化”专栏中一文写道:“美国的PE和对冲基金已经磨刀霍霍指向欧洲。欧洲银行的企业贷款和非核心业务将大幅缩水,大摩预计其资产负债表在未来18个月将缩水1.5亿-2.5亿美元,为美国金融寡头们提供了绝佳的介入时机。”

  如果这种传言是真,欧洲已被逼上绝境,反击的手段并不多——要么欧元贬值,要么将希腊等国逐出欧元区。后者是欧元区各国难以承受之重,前者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巴III陷阱论

  2008年之后,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以“了不起的集体智慧”将本国银行业的有毒资产向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转移,使得银行业避免遭受大规模破产的痛苦。结果呢?短短三年后,全球金融部门似乎仍在跟随雷曼兄弟的脚步。而由于秉承这种货币政策,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了。

  巴塞尔协议Ⅲ试图迫使并鼓励银行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持有更大比例的政府债券,以巩固其资本基础,同时也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安全网,以防止再度出现流动性问题。表面上看来,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各国央行为了防止出现更大系统性风险而设立的标准。但是,细究其推出的时点,不难发现它更契合美国的利益。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立要追溯到1988年——最初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G10国家(实际是11国,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和卢森堡共同组建了国际清算银行(BIS)旗下的标准支持常务委员会,即所谓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防范结算风险——如果一方在卖出一国货币而未收到另一种货币,即所谓的赫斯特风险。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最低资本要求,被称为1988年巴塞尔协议,并于1992年在G10国家强制执行。该协议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主要关注信贷风险,银行的资产被分为5个不同级别,根据风险进行减记和拨备,风险权重分别为0%、10%、20%、50%、100%。该协定给予高评级的主权债务0%的风险权重——它们最不可能违约。而信用违约掉期(CDS)的诞生更让银行有办法进一步降低风险资本的数额,从而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规定。

  之前各国普遍认为,尽管巴塞尔协议并非强制性法案,但在G10国家里也应被视为法律。2005年9月,美国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OCC)、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OTS)宣布,鉴于美国银行业的高杠杆状况,即使修订中的巴塞尔协议Ⅱ被批准,美国银行业也将延迟12个月实施。

  经过2005年11月和2006年7月的进一步修订,直到2007年11月,OCC方才批准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Ⅱ。那个时候刚好临近一个关键时期——有着38倍杠杆率的贝尔斯登于2008年3月倒闭。

  在贝尔斯登破产之后,FED、FDIC等监管部门再度给出了一系列的监管指引——这构成了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框架。就在这个指引出台同一年的9月份,有着30倍杠杆率的雷曼兄弟倒闭。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到2013年1月、2014年1月和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4.5%、5.5%、6%;而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到2013年1月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3.5%、2014年再提高至4.0%、至2015年1月则须达到4.5%。另外,各家银行设立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将从2016年的0.625%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2.5%。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后,将对出口国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这些国家的中小型银行不利,进而影响到其背后的中小企业。对欧洲而言,表面上对之前那些滥用低成本融资、过度支出的国家如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形成约束,但德国、荷兰等国家亦将受创——对欧洲整体而言,巴塞尔协议Ⅲ的影响是五五开。

  从2011年开始,巴塞尔协议Ⅲ进入流动性比率的观察期。本刊曾在《巴塞尔协议Ⅲ抬高主权债务价格》(详见2011年第22期)一文中指出,如果巴塞尔协议Ⅲ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将意味着世界对美欧国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流动性的规定,实际上是为各国国债找到新的去处——商业银行。

热词:

  • EFSF
  • 杠杆化
  • 巴塞尔协议
  • 银行流动性
  • 1975年
  • 欧元债券
  • 欧元区
  • 货币市场基金
  • 权重
  • 监管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