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现阶段,一边是高利贷泛滥,一边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各界对货币政策争议较大。有观点认为,在广义货币和中外币存款超过80万亿元的中国,竟然出现“钱荒”,这是个荒谬的现象。
表面上看,钱荒的出现,是在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银行有选择地放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同时,民间借贷利率以明显高于官方利率的方式大升,逐步成为市场的普遍现象。
通常来说,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一个数量工具,主要控制货币供给,而利率则主要调节货币需求。复旦大学教授韦森认为,利率高,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低,则货币需求增加。把货币控制得这么紧,结果出现中国经济体内整个货币市场的不均衡。不均衡状态反映在全国经济金融体系内,就是高利贷。
也有人认为,高利贷的出现是名义存款利率僵化和息差套利寻租的结果。对于银行和大企业而言,由于对资金的掌控和调拨更有话语权,导致银行资金被相关利益者从银行按照官方利率借出,然后以市场利率贷给了民间机构,从中赚取更多的利差。于是,中小企业从银行正规渠道想获得资金就更困难了。
数据表明,在2003年之前,实际利率一直为正。但在2003之后,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利率是负数。什么原因导致负利率成为常态呢?有研究表明,在2003年开启的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过程中,政府为改善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曾经注入上千亿资本金并剥离了上万亿的不良资产。为了回收资本,政府设定保护性的利差,大幅增加银行业绩,实现了回馈国有股东的利益。同时,过去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大升,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新增投资,又是中国GDP增长的主要推力。因此,基准利率的上升,将无疑增加上述债务的融资成本和财务压力。
因此,由于实际利率为负和利率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存款人和中小企业不得不损失各自的利益,以补贴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的投资增长。
今年年底,即使按照市场预期的那样,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者放松信贷,也未必能解决民间高利贷盛行的困局。更为可能的是,利率市场仍保持二元结构的惯性。为抢夺客户资源,各大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来保证隐性存款利率的上升,由此弥补存款流失的压力。(华林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