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陈海钧 长沙报道
股市投资充满戏剧性,尤其近期的A股市场。A股周二中幅上涨,刚刚让投机者们燃起一丝希望,周二就掉头向下,暴跌近80点。国际板传言成为罪魁,引发B股暴跌,并把A股拖下水。不过,证监会、交易所罕见地在收市后第一时间联袂出来辟谣:近期推出国际板传言不属实。
B股领衔跳水比赛
周三沪深两市双双“异动”低开。一方面周二涨势正好,另一方面,隔夜外盘也是小涨报收。A股股指莫名其妙地低开低走约一小时后,国际板传言开始盛传:国际板马上要走内部流程,预计12月中旬要到证监会内部商议,现在技术方案对接和上市流程已拟定好。
B股指数随即出现跳水,午后最低时一度暴跌超过7%。至收盘,上证B指收报229.16点,跌幅6.13%。深证B指收报574.01点,下跌2.48%。
注册分析师石天方(博客,微博)通过微博分析,B股大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前期跌幅较小,有补跌要求。二是外资流动性紧张,有抽资压力。三是国际板推出与B股问题解决没有任何关系,部分资金开始失望。
A股受此拖累也随之跌幅扩大。午后恐慌情绪蔓延,板块个股争相杀跌。截至收盘,沪指报2333.41点,跌78.98点,跌幅3.27%;深成指已创新低,收报9693.38点,跌319.56点,跌幅3.19%。
国际板概念龙头股东睦股份倒是因祸得福,收涨4.42%,位列沪市涨幅第三。
传言数次空袭A股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际板的传闻已多次伤到A股市场。4月28日,三大证券报接连发布消息为国际板暖场,当日上证B股一度跳水超过7%,深圳B股跌幅最深近4%。
5月23日沪指大跌跌幅2.93%。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国际板已经越来越近,加剧市场对国际板可能对A股造成“抽血效应”的担忧。
7月21日,沪指下跌1.01%,市场传闻国际板细则已经出台,上市首单或花落韩国三星电子。不过证监会相关人士否认细则已出台,A股随后连续下跌。
本月16日,市场又传国际板将要推出,当日沪指下跌2.48%。
昨日,国际板传言再度成为暴跌的罪魁。相比之下,这一次的传闻显得更加“细致”,不过,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罕见地在收市后第一时间联袂出来辟谣:近期推出国际板传言不属实。
除去国际板消息的直接砸盘外,其他负面因素周三也层出不穷。工行发700亿次级债、监管层鼓励券商上市等都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国际投行高盛更掉头看空中国股票,该机构周一向旗下主要客户发送电子邮件建议短线减持中资股。报告称,“中国经济前景正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寄希望于“微调”行情,高盛在11月6日曾建议投资者关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