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石岩)尽管舆论有充分理由对即将公布的11月份CPI抱持乐观态度,坊间也风传,稳定物价这一任务或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让位为保增长。但中国农业部7日的一纸通告,却分明在提醒人们——在稳定物价方面,官方并没有松弦的打算。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市场监测显示,近期气温下降,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影响蔬菜的上市和运输,18种蔬菜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4.7%,近一个月累计上涨9.8%。
然而,这显然不是农业部再次出手的全部背景,在7日发布的一份名为《农业部十项措施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通告中,记者注意到,该举措针对的是“近年来部分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其部署的工作,则覆盖2012年全年。
7日公布的十项举措包括:扩大蔬菜生产信息监测覆盖面;及时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推动调整完善生猪调控预案;研究加强肉牛、肉羊生产监测;加强水产品市场监测和信息服务;提升水产养殖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县级农业部门信息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提升生产者营销能力。
在上述十项举措中,涉及信息监测及服务的就有四项。“信息的不通畅一直是诸如猪肉等一些农副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幕后推手。”农业部原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告诉记者。
而以信息渠道的畅通为调控物价的主要抓手之一,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官方对物价剧烈波动“釜底抽薪”,打造长效的、体制性的物价“维稳”机制的思路。
事实上,无论数日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否会将“保增长”调至“稳物价”之前,稳定物价,仍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头戏。
“需要看到,2008年后积累下来的种种导致通胀的因素尚未消融,通胀的压力仍将继续存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蒋选认为。
对此,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未来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将越来越取决于供求关系,如果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其价格仍将保持强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