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和讯股票消息 2月7日,经济学人杂志在上海发布《前景剖析:跨国公司与中国》研究报告,称只有9%的跨国企业有在香港或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计划,大型公司的比例仅为5%。
巴斯夫这一德国产业巨头在中国有着庞大投资,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说:“随著监管架构日趋成熟,这类债券市场的吸引力也会逐步上升,但目前我们自己并不会考虑涉足这些市场。”
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允许香港发行更多的人民币债券,并越来越多地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联合利华、麦当劳、百胜餐饮集团和卡特彼勒等公司都高调发行了人民币债券。麦当劳和联合利华计划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作中国市场的营运资金,而卡特彼勒则计划利用这部分资金为采购设备提供融资。
报告显示,对于是否在中国上市这一问题(两地上市或中国子公司上市),受访者的回答与在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一问题上的反应基本一致。尽管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等大牌公司表露出对在上海证交所两地上市的兴趣,其中一些正积极与中国监管当局商讨上市细节,但只有不足1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企业有可能采取这一策略。
除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汇回问题之外,外国投资者最关注的莫过于公司治理准则和会计标准问题。遵守全新的一套标准将增加企业的上市成本,削弱上市的吸引力。
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消息人士称,外国投资者将只需遵守本国市场有关董事会架构和运营等公司治理问题的准则。中国对会计标准将做如何规定尚不大明朗,但一种较大的可能性是欧盟企业将被允许沿用其现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美国公司将被允许采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但可能需要对一些重大规则做相应调整,使之符合中国会计标准的要求。
中国首次宣布将在上海证交所推出国际板可追溯到2007年,尽管有传言称这一板块将在2011年底前启动运行,但这一目标目前似乎仍遥不可及。
据《经济学人》介绍,本次调查于今年6月及7月进行,覆盖了各行业的328家境外跨国公司,企业总部位于欧洲、北美洲和亚太区的受访者数量均等。以企业规模来说,55%的企业的全球营收超过5亿美元,营收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占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