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过去的十年,中国藉加入WTO,分享了经济超常增长、外储迅猛增长的“全球化”红利。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场盛宴临近尾声,外汇流入的盛况将难重现,经济增长到了该与依赖出口的原有模式说“再见”的时候。
表象而言,浮云遮望眼。近期国际游资大幅看空中国,28家中国公司从美国退市,中资赴美上市退潮,贸易顺差增幅大幅减少,资本流入趋缓,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回流,人民币汇率上演触及跌停的“十二连跌”等乱象,都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指针摆幅“归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将围绕一个区间值上下波动,交给市场博弈。
深层探究,人民币升值已基本到位,甚至需要补上“贬值”一课。人民币汇率的渐进式升值“风助”外汇流入“水涨”,外汇流入“水涨”又倒推人民币升值“风速”形成。从流入的渠道看,2003年以来,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多年持续外汇净流入的双顺差,引发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20年来人民币升值的潜力日益枯竭,企盼多年的国际收支平衡梦正大步向外汇管理政策目标走来。
出口为什么原来会持续保持较快增速?中国产品一直以价廉物美享誉世界,出口成本较低,在加入WTO后出口企业通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这种优势和潜能发挥到极致,不仅扩大了中国商品的全球化份额,更造就了中国外汇储备从“饥饿”到“臃肿”的转身。
现在这种优势和人民币升值的红利已经慢慢地消耗殆尽。2012年中国人口即将迈过“刘易斯拐点”,随着就业人口的减少,人力资本越来越昂贵的趋势不可扭转;地方政府能给予出口企业的优惠和奖励政策也终将回到市场化,人为地以政策扭曲价格要素已不再常见;利率等价格工具终将回归市场常态,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财务成本将大幅上升;环境治理已经被中央提上议事日程,随着环境税的开征,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治污成本。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削弱了人民币升值的基础,加上欧美反思“实业空心化”,启动再工业化进程,需求市场受债务危机影响有所萎缩,贸易项下的出口收汇的增速必然放缓。
可以预见的是,外汇高速流入的盛况很难再次期待,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减少,人民币升值的红利已被消费到顶,未来需要另辟渠道,一方面摆脱对进出口、外商投资的依赖,一方面开放垄断行业,另辟蹊径,增厚人民币升值潜能。 (摘选自《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