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财经国家周刊:减税增支提振内需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11: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2年结构性减税重在“稳增长、调结构”;而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支出,则是财政支出的聚焦点

  特约评论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积极财政政策”继续成为未来一年财税调控的主音符。

  从2011年前10个月的情况看,中国的财政收入已超过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近30%。按照目前的增速,2011年全年中国财政收入有望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约为20%左右。

  由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此前市场对于2012年财政支出的空间仍存疑问,而随着地方政府可以进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来扩大融资渠道、延长还款期限,财政收入的使用余地也开始增加。按照一般的预计,2012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加上中央财政将安排数千亿元的财政赤字,2012年全年的财政支出可能接近13万亿元,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是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将经济在增长轨道中完成“稳中求进”的运行。

  从近期数据来看,通胀压力明显减轻,但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开始下滑,出口的表现尽管相对较好,但由于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降低,中国经济对出口不再过于倚重,且外需下降也将持续对中国出口产生压力。因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2012年的发展重点仍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由于私人部门的投资和需求还不理想,财政政策在2012年难免要承担拉动内需的重责。各方倾向性的共识是,积极财政政策不宜推出激烈的刺激政策,重点要集中在“调结构”之上。

  首先是结构性减税。近年财税收入增长较快,但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长期“超收”,多少会导致结构性失衡。所以,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结构性减税,可使税收总量减少,通过有扶有压,在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趋向良性。

  从减税方向来看,个人所得税改革宜择机继续推进,方向应坚持效率优先、更加公平。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累进式征税被视为是合理的方向,但边际税率仍显过高。同时,大量收入未能计入应税口径的问题应逐步加以解决。

  企业方面,需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对第三产业的增值税试点改革,逐步累积成熟经验,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促进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的发展。关税改革也可被纳入考量范围。国内部分进口商品价格高于境外,已成为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果说以前的较高关税对保护国内产业有积极作用,那么现在增加进口及发展服务业,对于今天中国的结构调整同样意义重大。而且,不仅出口能创造就业,进口同样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及社会福利等民生支出。目前公共财政对教育和医疗的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不足3%,有进一步增大的空间。财政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支持,会形成突破中国经济发展诸多制约因素的动力,中国居民倾向于大量储蓄,不愿意消费和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与此有关。一旦社会保障能力上升,市场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量。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财政政策加大对民生投入的重点包括:医保投入。从2008年起,中央实施的三年8500亿元医保改革方案已于2011年到期,得到各方的积极评价。2012年应至少保持过去3年的年均投入幅度,以使基本医保体系能在短期内覆盖所有人群,同时提高保障水平。

  继续推进社会养老金改革。这项改革已经推进数年,但由于企业普遍反映成本过高,在执行层面也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减税措施来推进这样的改革。

  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房建设。按照住建部的统计,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任务已超额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如何进一步投入,以保证其能在2011、2012两年顺利完工。同时2012年仍有相当数量的保障房需开工,在地方政府土地拍卖收入锐减的大背景下,中央财政加大对保障房项目的支持力度已属题中之义。

  最后是切实增强转移支付力度。中西部地区的基建发展仍有较大空间,而东部地区的大规模基建已基本成型。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边际收益更高的地区,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率化配置。而在东部地区,则更应加快推进民生和社会福利网的建设,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优化提供更加良好的结构性和制度性保障。

热词:

  • 提振
  • 积极财政政策
  • 结构性减税
  • 2012年
  • 财政收入
  • 中央经济
  • GDP
  • 财经
  • 第三产业
  • 财政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