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前段时间,本报报道了各家银行为“揽储”争推跨年理财产品。昨日,记者经调查发现,继投资期限被设定为跨年,部分银行又开始对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动起了脑筋,过去普遍3到5天的理财产品申购期被银行“生生”拉长,最长的甚至长达20天之久。如此一来,元旦之前购买的理财产品,要硬生生等到节后才能开始起息。业内人士坦言,此举正是为了应对12月31日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考核时点。
募集期被“生生”拉长
“现在买吧,这笔钱得好长时间干躺在银行,活期利息等于没收益;现在不买吧,又怕到最后一两天买不进了,你说烦不烦!”家住京都苑的李小姐这两天有点纠结,昨天她在某股份制银行看中一款在售的理财产品,86天的投资期限,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高达6%,比大多数半年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还来得高一些,而且起始金额也仅需5万元人民币。
不过,令李小姐烦恼的是,这款产品的募集期竟长达9天,起息日还得再加上1天,如此一来,如果自己在销售起始日期就购买这款理财产品,也就意味着自己这笔钱要在银行的账户里白白“躺”上10天的时间。“这10天的收益仅按活期利率计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现在买吧,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等募集期快结束再买吧,估计得没额度了,毕竟收益挺高,算了,权当零回报帮银行冲存款做贡献吧。”尽管嫌募集期太长,李小姐最终还是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
节前购买节后起息成“普遍现象”
记者昨日查阅银率网相关理财产品信息发现,理财产品募集期被拉长并非个别现象,包括上海银行、温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几乎清一色地将产品募集的“空档期”拉长。
以上海银行正在销售的2011年“慧财”人民币点滴成金理财产品(110M150期)为例,作为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35天的投资期限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01%,对于投资者来说颇具吸引力。但是其销售起始日为12月26日,终止日为明年1月3日,整个申购期长达9天,这意味着,投资者若是26日购买该产品,在1月4日起息日之前,占用资金时间长达10天,即使产品到期后达到预期收益,实际收益仍打了不少折扣。而温州银行一款投资期限为40天的理财产品也同样如此,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为5.30%,但整个产品申购期同样长达9天。
年底购买理财产品多留心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至起息日之前,资金都在存款账户内,也就是说,市民现在购买的元旦后起息产品,都可算作银行年底的存款额。”某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资深理财师坦言,银行纷纷将理财产品的申购期从原来的3到5天延长至7天甚至更长时间,确实是出于年底考核的需要。
上述理财师同时建议市民,在当下这个特殊节点购买理财产品务必要特别留心募集期、起息日以及到账日。一方面,尽量避免选择募集期太长的理财产品,除非其收益可以高到填补“空档期”;同时,还要关注产品的到期日及到账日,避免赶上春节期间到账,因为届时可能会出现难以找到对接产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