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世界经济危机深化的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0日 09: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欧美债务危机一直困扰着国际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各大权威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预测,学术界和媒体论调悲观。展望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仍保持强劲增长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能否通过进一步改革与转型,摆脱外围经济的不利影响,引领世界经济走上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世界经济前景暗淡

  临近岁末,一系列权威报告陆续出炉,认为全球经济前景仍然暗淡。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称,在欧债危机得到控制、发达经济体紧缩政策不会继续加码的前提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2.8%下滑至2.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悲观。其发布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0%,较之前的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IMF表示,由于欧债危机带来不确定性,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性。

  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则警告,全球经济和市场正走向一个“新的危险境地”。若要恢复市场信心,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

  二、欧美债务危机成全球不确定性根源

  欧美债务危机,成为左右世界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债务危机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就美国而言,“9·11”以来反恐开支剧增,规模宏大的减税计划、长期低利率政策又引发信贷过度宽松、过度消费和房地产泡沫膨胀,其结果是经济空心化导致实体和虚拟经济失衡。与此同时,政府和个人债务不断攀升,最终酿成美国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爆发。为应对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联手推出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财政刺激计划,从金融救援到实体解困,从应急式的“危机处理”到长期性的“结构调整”,其使用频率之高、政策范围之广、实施力度之强实属罕见,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财政赤字和债务大规模飙升。

  美国两党的政治斗争加剧了美债危机的烈度。美国债务总额突破上限后,两党争相为本党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有意拖延提高债限谈判,谈判一再陷入僵局,直到最后限期才达成协议。鉴此,标普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

  同样,欧债危机也是内因累积、外因诱发的结果。首先,欧元区经济长期增长缓慢,1996至2010年的15年,有11年经济增速低于美国,失业率则长期保持在7%以上,高于美国。

  其次,经济发展失衡一直困扰着欧元区经济。边缘国家竞争力日益下降,由于债务融资成本持续上升、转移支付收入减少、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其经常账户趋于恶化。而核心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有很强的竞争力,经常账户保持盈余。欧洲整合单一货币区建构更加剧了区内发展不均衡。

  第三,欧元区不断加重的老龄化,将高福利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出来,政府债务和赤字规模不断攀升,欧洲边缘国家尤为如此。

  第四,欧债的最根本原因,是欧元区与生俱来的制度缺陷,欧元区虽有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无统一的财政政策,且财政纪律松散,导致部分国家在经济低迷时不是通过改革,而是靠赤字财政和发债来解决问题。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欧洲各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致使财政赤字和债务不断攀升。而复苏之路太过缓慢,则使欧债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三、对症下药: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道路

  短期来看,欧洲政治基本面正在转好,欧洲央行出手救援欧债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对希腊、意大利、西班牙三国来说,重建一个稳定和受到各方信任的政府,减少各种政治因素对紧缩措施的干扰,是化解当前债务危机的重要前提。

  此外,要通过稳定金融市场来提振信心。早前,六国央行集体干预救市,或将成为全球央行采取更大救市举措的前奏信号。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峰会上,除英国之外的26个欧盟成员国同意缔结“财政契约”,包括建立违约自动惩罚机制以约束各国遵守财政纪律。同时,德法两国也希望欧洲稳定机制(ESM)能够提前至2012年。

  从更远的角度看,欧洲经济的问题在于高福利、制度缺陷。因此,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改革劳动力市场和推进财政一体化,但这涉及到多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改革的过程注定是缓慢、复杂与坎坷的,整个欧元区可能在较长的时期仅能实现缓慢增长。

  就美国经济而言,虽然近期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但2012年是大选之年,美国国会两党就刺激经济增长问题不会相互妥协。政治风险的上升,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但QE3的推出或可以避免经济进入衰退。

  金融危机及债务危机,使美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奥巴马政府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再工业化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具体措施。在上述措施刺激下,部分企业正重新评估海外采购的风险,一些企业恢复在美建厂。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制造业有望重新焕发活力,推动美国经济加速复苏,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之前,沉重的个人和公共债务仍将抑制美国经济的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欧美经济的整体规模、自我修复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仍是发展中经济体难及项背的。过分看空欧美经济前景亦不可取。

  四、变革中的亚洲新兴经济体:2012年的“增长绿洲”

  联合国报告预测,中国、印度这两大新兴经济体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为8.7%和7.6%。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仍然会高于其他地区。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周期性通胀压力已缓慢见顶。这对于新兴经济体将是极大的基本面利好因素。未来,如果发达经济体经济疲软的负面影响有限,无疑将留给新兴经济体更多的时间,使其可以从容地加强结构性调整,提高经济体系弹性。

  需要注意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多处于转轨阶段,或正面临新一轮市场化的变革。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高储蓄、低消费等,是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出路只有一条: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能否有效地扩大内需,是亚洲新兴经济体未来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在美欧市场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实现亚洲经济内部循环;另一方面,应当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后危机时代的增长,不是一般性地恢复粗放型的增长,而是在实行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基础上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否则,不仅使增长难以持续,还会延误发展模式转型的步伐。

  这包括:处理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之间的关系,重点扩大民间投资;更加注重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持续缓解就业压力奠定基础;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调节收入分配结构,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作者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热词:

  • 世界经济危机
  • 债务危机
  • 结构调整
  • 全球经济
  • 9·11
  • 欧元区经济
  • 经济增长
  • 美国经济
  • IMF
  • 经常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