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翻过感伤的2011年,结合估值、宏观经济、流动性与股市自身周期,《红周刊》判断2012年或将是A股转折之年,年K线有望在2012年看到一根阳线,也有望成为A股新一轮牛市的起点。2012年上证指数下部区间在2000点附近,上部区间有望挑战3000点大关。
整体估值见底 局部呈现分化
当前,全部A股估值约为13倍,沪深300估值为10.35倍,中小板整体估值也从年内高点3067点时40倍快速下降到当前的30倍。与历史相比,A股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底部,与998点、1664点时的估值相当。从市场结构来看,是大盘蓝筹股拉低了整体估值水平。上证红利指数估值2011年已创出历史新低,最低至8.43倍,低于2011年前的历史最低位——2005年10月28日的9.89倍。
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目前上证综指估值为12.02倍,低于道指、标普500、日经225,纳斯达克等重要市场指数;市净率除了略高于日经225指数外,均低于上述各指数。所以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流动性将明显改善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2012年解禁股为4313.69亿股,较2011年减少了17.69%。而且2012年解禁高峰在年末,上半年解禁压力相对较小,解禁股数量仅占全年的25%。从货币供应来看,M1、M2经过2009年非常规地大幅上涨与2011年非常规地大幅回落后,考虑到政府继续消化反危机时投放的天量货币,2012年M1、M2所代表的流动性可能缓慢回升,但仅仅是回归常态而已,不具备全面放松条件。
最近几年来,每当股市严重低迷时,全球各国都会出台一些救市措施。2008年10月全球股灾时,美国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且美联储连续降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转向:确定了4万亿刺激方案,同时加大信贷投放;2010年7月,沪指跌落2700点附近,美联储开始用资金购买国债,我国央行连续6周净投放,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布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这次也将不会例外。随着贷款实贷实付以及新增信贷结构性放松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下调,预计2012年货币供应量有望出现小幅回升。
申银万国证券预计,2012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处于较为平衡状态,存在前松后紧的可能。2012年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将达8万亿元,M1、M2同比增速回升至15%。目前来看,除了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最高点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处于常态区间内,特别是随着通胀大幅回落至3.5%的水平,有机构预测甚至央行还有可能降息。
流动性改善对应股票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亦将逐步改善,但宏观调控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正日趋明显,市场普遍预期2012年的一、二季度才可能看到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底部,而在此之前市场仍将处于企业盈利下滑和估值改善两股力量此消彼长的博弈中。瑞银证券预计,未来3~6个月,即便2100点不是绝对低点,也不至于是绝对高点。当前买入在未来3~6个月内获得绝对回报的概率相当大。
一季度市场将触底回升
结合马丁投资时钟理论,当前市场正处于第1个阶段:即债券涨、股票跌、商品跌。接下来,也就是2012年一季度,股票市场将见底回升。但考虑到流动性还不会猛烈释放,且市场长期积弱,短时间内走出单边牛市的概率较小,但是悲观到极致可能会诱发乐观情绪的出现,从而使指数的上行区间有挑战3000点大关的可能。
如果按照2008年A股最低PB估值,上证指数约跌到1950点。但这样的估值对应着全球金融海啸和2008年四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整体亏损的状况。如果给予2012年市场8~11倍的动态市盈率和10%~20%的盈利增速,那么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2000~2900点。“按照悲观预计,2012年像2008年那样,上证指数偏离10年线17%的话,市场极限位在1950点左右。”
深圳晟泰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薛冰岩从技术角度分析。
业内资深技术专家分析,A股过去2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大小熊往往交替而至,跌幅达到55%的熊市一般5年一次,75%的熊市10年一次,40%的熊市则3年一次,2001~2005年是一轮跌幅55%级别的熊市、之后是2008年的75%级别的熊市,这次从3478点首先不会是50%和75%,应该是40%级别的,也就是说这轮熊市的合理低点,按照40%的跌幅测算,合理位置应该是2086点。
2012年一季度,股市将迎来温和波动的筑底反弹行情,但在投资上还不能太激进,选择具备攻防兼备的投资机会是最佳策略。本刊认为,2011年“十二五”规划停留在概念阶段,2012年才是真正的“转型”之年,一季度看好两类投资主题:
一是调整充分的消费股。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将是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基调,随着人口红利步入尾声,“刘易斯拐点”带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将带动国内消费率的提升。消费升级可能将是贯穿2012年的主题,近期消费板块出现补跌,但消费股依然有扎实的基本面支持,当股价回落到一定的幅度,又会引发大量资金的追棒。关注补跌后的酿酒食品、医疗保健、旅游酒店投资机会。
二是新兴产业股。国务院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列为未来5年内重点发展的对象。在此之后,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中线资金炒追逐的热点。相对更看好节能环保、化工新材料、TMT等细分领域。
除了这两大投资主题外,由于一季度有望见到经济增速下滑的低点,关注GDP短周期调整结束的周期重估,看好金融、房地产、券商行业周期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