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余丰慧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大米享誉全国。在市场中中等包装的大米,四五十元一斤的比比皆是。与大米高企的售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稻农的有机水稻收购价格并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机稻仅为每斤1.90元左右(1月3日《人民日报》)。
市场销售价格是企业收购价格20倍以上,无疑令人错愕。从记者调查中看,原因包括企业获利过大、企业联手控制收购价格、流通销售环节利润过高等等。但从更深层次上剖析原因,可以发现这一现象在我国整个经济产业链条上的普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经济产业链的部分失衡和畸形。
挤压产业链条上最前端生产者的首先是收购企业。强势的收购企业往往能够通过无形、不自觉的联盟或者通过预设霸王条款的订单合同等手段,来压榨几乎是一盘散沙的农业生产者手中的利润,维持自己的暴利空间。批发商、零售商同样能够利用自己对市场信息了解充分等优势,攫取较高利润。无论收购企业、批发企业,还是零售企业的高利润,最终都是以挤压农业生产者的利润为基础的。
其次,高税收、高收费最终都将传导到前端生产者的农民身上。国家取消了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税,直接针对种粮农民的税费彻底取消了,国家还给种粮农民以补贴,这些举措受到农民的欢迎。但也应看到,针对收购企业、流通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税负和收费表面看似由这些企业负担,但实际上企业都通过压低收购价格,间接将成本传给了生产种植的农民身上。五常大米市场售价四五十元,企业收购农民价格不到两元就是例证。而在大蒜被爆炒到每市斤10元左右时,种植农民仍然不赚钱,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再看整个经济领域,受到挤压的并不仅仅是农民群体。电力生产者的发电企业巨亏,而供电企业却大赚特赚;煤炭、矿山开采矿口价格并不高,而经过运输等中间环节后价格高得吓人;石油、天然气开采、进口原始价格并不高,而经过石油垄断巨头们倒腾后零售价格竟然高于美国;辛辛苦苦盖房子的建筑企业既要垫付款项而且利润不高,而中间商的开发商却赚得盘满钵满。
产业链如此严重失衡,产业链条上分配如此不公,正在将中国经济推向高风险,推向空心化。因为,实实在在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市场商品供给总量的是产业链条最前端的生产者。生产决定流通等其他任何环节,实体生产者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基础。实体生产环节回报被压榨的过低,不仅挫伤生产者积极性,使得生产萎缩,而且使得生产力都往流通甚至是炒作环节蜂拥,最终使得国家经济失去实体生产企业支撑的坚实基础,整个经济被炒作的风险由此凸显。
这种状况正在影响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比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而调整农业结构的重头戏是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改良技术、改良品种,种植绿色、附加值高的农作物,但如果价格传导机制失灵,优质绿色农作物的高附加值被中间环节获取,种植农民得不到,那么,农业结构调整将难以为继。
五常大米产业链环节的价格畸形不仅是管理缺位,农产品流通环节混乱、一些黑心商家趁机谋取不正当暴利的微观问题,更加重要的是,它暴露出我国经济整个产业链条上分配等环节的严重失衡问题。这种严重失衡必须通过宏观政策迅速给予调控、引导和扭转,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