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1026.7亿元;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和凉山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6元
“总量翻番、速度较快、结构调整、质量提高”,去年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今年全省经济仍将呈现平稳较快发展趋势。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春节前最后一场发布会,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熊建中介绍了2011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
GDP
4年翻一番全省破2万亿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1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这是继2007年突破万亿大关后,在汶川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仅用四年时间又上一个亿万元台阶,实现翻番。
2011年全省经济增长
15.0%,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在前十位万亿元经济大省中排第一。
“四川2010年超过了上海,从全国第九位,上升了一位,排到了第八位。去年突破2万亿,是历史性的增长突破。这使得四川与第七位辽宁的差距,缩小到了900亿。”熊建中表示,四川与前面序列的省、市差距在缩小,与排在后面序列的省、市、自治区差距在拉大。突破2万亿,标志着抗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加,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有了提高。
6市州GDP首破千亿大关
初步审定,2011年除成都外,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和凉山6个市(州)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189.1亿元、1137.5亿元、1091.2亿元、1029.5亿元、1011.8亿元和1000.1亿元。
“这六个市州有个共同点,是工业的强力推动和快速增长。”熊建中分析,目前四川的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工业增长将持续一段时间。去年首次过千亿的凉山州有矿产和水电优势,绵阳、德阳有重装机械优势,宜宾有食品业和酒业的优势,达州有石油、天然气的优势,南充则得益于老工业的发展。
CPI
涨5.3%翘尾因素较大
2011年,四川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经历了涨幅较高到逐渐回落的运行过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3%,比全国平均低0.1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七涨一平”,涨幅最大的食品类12.0%,对CPI的影响约占70%。
“CPI上涨5.3%,其实不算高。其中有2.6个百分点,是因为2010年下半年物价上涨,造成翘尾因素。也就是说,即便2011年价格水平不变,也会上涨2.6%。那么除去这2.6%,还剩下2.7%是新增加的。”熊建中说,2011年对CPI影响最大的,是占70%以上是食品价格因素。而食品价格周期相对要短,因此2012年在保证农业增长,农产品稳定的基础上,食品价格因素上涨空间不大。
他还表示,从经济和统计的角度分析,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物价的涨势不会消除。2012年全国物价涨幅预计在4%以下,四川预计在3%左右,属于平稳走势。
收入
居民人均收入17899元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6元,比上年增长20.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此外,粮油饮料烟酒汽车类零售额增长较大,农业增长4.5%,工业增长全国第二,投资总量基本实现三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