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数据背后透露出上海经济运行的哪些态势?昨天,本报头版头条首发了2011年上海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在当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解读认为,本市去年经受住了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和自身经济转型的双重考验,实现了经济“有质量”地发展。
宏观调控
房价上涨势头减缓
本市采取多种措施,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努力保供应、降成本。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5.2%,涨幅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从房地产市场调控来看,全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水平由升转降,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明显遏止。
近年来,本市始终坚持“四个率先”,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从生产结构看,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2011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7.9%,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二、三产内部结构也发生着积极变化,在三产内部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明显降低,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5.8%下降到
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作用明显
2011年的5.3%。在工业内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工业。
同时,需求结构也在优化。首先,消费需求明显高于投资需求,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
依赖下降。2011年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3.3%和12.3%,增幅明显高于投资。投资基本与上年持平,但是投资结构也在优化。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投资增长9.5%,明显高于全市整个投资水平。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16.2%。保障性住房投资在房地产住宅投资的比重达到34.3%,投资结构明显发生改变。
居民收入
各类人群普遍增加
去年,本市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两个高于、一个同步”的特点———
■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幅。2011年上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都是13.8%,扣除物价因素以后,增幅略高于全市GDP的增长。这在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除了2009年,那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物价是负增长。
居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显示,城乡居民分别增长了12.5%和9.2%,工资性收入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7.5%和67.1%。
同时,增长比较快的就是转移性收入,全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了15%和17.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25.3%和19.4%。居民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养老金、退休金和各种补贴。
■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显示,按照收入水平五等分组看,最低2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4.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较快,政策性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到了505元,提高幅度达到了12.2%;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上调到了730元,上调幅度达到了10.6%。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同步。去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农民收入有效增长,包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20%,达到360元。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和房租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