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丰厚的福利、高额的年终奖……一直以来,金融行业始终被人视为“金领”。其从业人员的薪酬,曾长期令业外人士“羡慕、嫉妒、恨”。不过近期,站在金融行业市场化最前沿的各大券商、基金们,却降薪、裁员风声不断。
在债务危机缠身的欧美市场,像摩根士丹利、高盛和摩根大通这样的大家伙们千真万确都在减薪。数据显示,2011年度中高级员工的薪酬比2010年大约降低了30%,与2007年高峰时段相比,可能降低约60%。更要命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分析称,随着监管效果开始显现、去杠杆化持续进行、西方经济陷入困境,金融家薪酬缩水的幅度肯定还会加大,一个新的周期已经到来。
西方金融业剧烈的降薪潮会不会同样剧烈地降临在中国金融业?
答案要分两部分:降薪或者裁员,有些悲伤的情绪的确在蔓延。
熊市效应下,券商和基金们似乎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去年底,市场一度曝出部分券商经纪业务的员工,春节利市包竟是2元一张的彩票!由行业带头人举起的降薪大旗,也搅得整个基金业“薪情”不佳。即使是在继续收获暴利指责的银行业,即使年终奖高达十几万的“大红包”传闻一再曝出,也有银行业的员工抱怨:去年几千元现金的过节费怎么缩水成了500元的购物卡了呢。人力资源公司翰德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银行及金融服务业2011年奖金额度明显减少,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正竭尽全力控制成本。
答案的另一面是,欧美般的惨烈暂时还不会降临在国内的金融业。
缩水只是相对的。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查中心发布的《2011年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去年,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是年终奖发放数额排名前三的热门行业。其中,金融行业以人均2.03万元的年终奖居首。要知道,银行业和基金业动辄数百万的高薪一直备受争议,眼下这些降薪小寒流,倒是有助于“仇富”的人们找回些心理平衡。
财经评论人牛刀说,因体制而形成的银行暴利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是中国金融业和华尔街相比的最大“优势”。另外,业内声音认为,中外的金融发展阶段不同,国外金融曾过度发展,泡沫成分很大。但国内金融业的创新刚刚起步,未来增长空间非常巨大。因此,国内金融业薪酬缩水仅仅是暂时现象,高速发展的国内金融业,“薪情”恐将长期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