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赎回“魔咒”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1日 08: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证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大早,某证券营业部经理小李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迎来了客户老陈。“趁还赚着钱,赶紧帮我把那只理财产品赎了吧!”老陈急吼吼地催促小李。这是他第二次来要求赎回了。

  去年八九月,老陈琢磨着做点投资,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这家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随着市场下行,产品净值节节走低。这让老陈心里七上八下。所幸的是,今年以来,股市开始走好,这只产品表现也还不错。与老陈买时相比,净值增长幅度超过10%,最高时接近14%。老陈看着自己买的产品赚了一些钱,于是就想赎回。

  “其实,我们一直在劝老陈,让他再等等。与他第一次来要求赎回时相比,现在产品净值又升了几个点,马上就要到15%了。可他这次要求一定要赎回,还给出一个令我们啼笑皆非的理由。他说,巴菲特一年也就挣20%左右,我给你们打个七折,你们扪心自问,管这个产品的投资经理的功力有没有达到老巴的七成。”小李说,“没有办法,只得让他赎回了。”

  一些券商也反映,现在业绩越好的产品,客户赎回得越多。

  其中,上涨5%-10%的产品赎回压力最大,负收益的产品在开放时没有很大赎回压力。根据规定,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份额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产品将被强制清盘。在去年弱市行情中,有7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因此被迫清盘,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产品的收益居然大部分是正的,净值表现在业内名列前茅。

  为不再出现去年那样的清盘事件,券商资管部门在临近产品开放日前格外紧张,一边组织持续营销,一边加强客户维护。小李现在既要忙着安抚客户,还得组织较大规模的客户见面会,让投资经理与客户面对面,去给客户做“心理按摩”,以稳定军心。

  无独有偶。一些业绩不俗的公募基金近期也遭遇了赎回“魔咒”。深圳某只1月刚成立的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已上涨15%,该基金经理无可奈何地表示,基金建仓刚完成,就收到基民赎回单,因为赎回太厉害,他只好持续减仓。他透露,这样的赎回潮是目前次新基金普遍面临的难题。

  一些基金公司证实,近两周来,尽管股市出现回暖迹象,一些蓝筹股也开始发力,但一些净值增长领先的股票型基金遭到持续净赎回。春节后,市场新增信贷投放量低于预期,基金作为老百姓理财的重要选择,未见资金大幅“补仓”迹象。节前赎回的一些机构资金尚在观望,未再次大额申购。

  “这说明市场目前仍由熊市心态主导,基民倾向于落袋为安。”上述基金经理认为,在牛市中,投资者回报预期普遍很高,没有几个基民会在基金上涨10%的时候舍得赎回,但经历了这一轮熊市后,基民对股市回报预期大为降低,所以才会选择获利了结。尤其是目前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依然不低,对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具备一定吸引力,许多基民将基金赎回后转投银行理财产品。

  “2006年、2007年、2009年时,也有投资者在10%左右选择赎回,等到牛市趋势明确了,又在高位入场,但收益已去掉一大半,甚至在6000点高位申购。”这位基金经理说,“所以,我建议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之前,不妨保持原来的投资。其实,赎回赚钱的基金,继续持有亏损的基金,并非理性做法。这不是相当于卖掉赚钱的好股票,保留亏损的差股票吗?”

  当然,对于什么是理性,什么是不理性,投资者心里或许也有另一套评判标准。(钱杰 江沂)

热词:

  • 赎回压力
  • 魔咒
  • 券商集合
  • 基金建仓
  • 净值增长
  • 股票型基金
  • 基金赎回
  • 集合理财
  • 公募基金
  • 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