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 潘清)历经5年酝酿,内地首只跨市场ETF“呼之欲出”。业内评价认为,这一产品的问世,可以提供与股指期货拟合度最好的现货产品,从而完善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
被视为“中国版标普500”的沪深300指数,其成分股囊括了A股市场上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因而被视为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由于A股市场拥有沪深两个登记结算公司,对于沪深300ETF而言,如何实现分属不同交易所的股票同时申赎和结算,成为其方案设计中的最大难题。
据受托开发沪深300ETF的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番调查和研究,沪深300ETF最终选择保持ETF“实物申赎、成本确定”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场外实物申赎”的交收模式。
据悉,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结算公司和嘉实基金进行了长时间论证和测试,修订现行的登记结算规则,由中国结算公司总部联接其沪深两地分公司实现沪深两地组合证券及ETF份额的统一登记过户,最终形成了定局性方案,即“跨市场实物申赎300ETF”方案。
基金业内专家评价说,实物申赎的跨市场ETF方案更符合国际惯例,运作透明、结算和运作风险可控、交收环节简单。与此同时,通过融券业务可实现T+0套利,且交易成本完全由投资者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多数ETF产品采用实物申赎而非现金替代方式。作为历史上首只真正意义上的ETF产品,诞生于1993年的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采用的就是实物申赎方式。问世以来,这只产品的资产规模和日均交易量一直位居美国ETF市场首位。
2010年4月,中国内地股指期货市场正式启动,并选择沪深300指数作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股指期货合约标的。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沪深300指数ETF的推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与股指期货拟合度最好的现货产品,从而强化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市场功能,更可以通过完备投资工具推进内地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