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1年,平均每个工作日有高达5.4亿元的新资金进入成都市场,超过500户内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蓉诞生。
2月29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市工商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成都作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地位正逐步凸显。
企业注册资本首破万亿元
截至2011年底,成都市共有经年检的各类市场主体612191户,同比增长12.44%。全市新登记企业户数继2010年首次突破3万户之后,2011年再创新高,达到38599户。
各类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金)总额首破万亿,达10479.30亿元,同比增长20.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201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仅次于广州、深圳,居第三,新增注册资本仅次于深圳,居第二。
截至2011年底,成都外资企业累计达5432户,注册资本总额1614.88亿元。当年吸引来自市外的国内投资及境外投资700.84亿元,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30户,近10万名市外国内投资者选择到成都创业,超全市新增投资者的一半。
天府新区产业初具规模
《报告》对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和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市场主体进行了“摸底”。2011年,天府新区成都分区累计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4392户,占全市总量的13.9%,数个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国际化、世界级的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截至2011年底,全市23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179户,注册资本2620.62亿元。户数排名前三的是高新区、成华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园;注册资本排名前三的是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同时,成阿、成眉、成资等合作工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已有132户企业落地生根。
第三圈层“快飞”潜力巨大
《报告》还对成都三个圈层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截至2011年底,一二三圈层中的各类市场主体分别是342827户、149375户、119989户,分布比例为56:24.4:19.6,总户数同比分别增长12.9%、17.7%和5.4%。
从三大圈层的市场主体户数当年增长率上看,第一圈层尤其是中心城区在吸纳投资和促进主体发展上的“极核”效应明显,体现出“高飞”趋势。第二圈层通过充分发挥资源和要素等优势,市场主体发展逐步增速,2011年总户数增长率高出第一圈层4.8个百分点,主体发展呈“竞飞”态势。第三圈层“快飞”潜力巨大,在主体数量、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