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退休老人王萍在第二届“连交会”现场展示她收藏的报纸 龙宇丹 摄
“我从1999年开始收藏报纸,没想到当初的一个兴趣,至今演变成了一条财路,只要有心随处都有惊喜。”家住昆明市丹霞路的退休老人王萍12年来,到处收藏老报纸,至今家藏报纸上万份。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连交会”现场,她讲述了一段自己和报纸的收藏情缘。
12年前花2400元买回1.2吨旧报纸
12年前的一个下午,王萍路过昆明某废品收购门市时,被一堆杂乱的70年代的旧报纸所吸引。她说,看着报纸上的那些画面,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的生活那个戴着红袖章的激情岁月重现眼前。于是花2400元买下了这堆重达1.2吨的老报纸。
回到家后,王萍对买来的报纸细细翻看后,进行了分类整理,至今大部分报纸都保留了下来。
“通常报纸记录了当天发生的大部分热点事件,有背景,有评论,有当时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是最直接的历史证明。”王萍介绍说,12年来自己也没细算过收藏了多少老报纸,但是上万份是不在话下的。自己收藏的报纸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云南、湖南、北京、山西、福建、湖北、吉林等10多个省市的日报。
王萍收藏的报纸品相很好。她说,自己很爱惜这些旧报纸,家里有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专门放置老报纸。
新中国成立当天的《人民日报》市价高达1万
王萍认为,在自己所藏的老报纸中,最全的是一套《湖北日报》,时间跨度大概从1966年到1976年。“因为比较全面,现在用钱都买不到了,所以我想把它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不打算卖掉。”
记者获悉,在最近几年的国家级大型拍卖活动中,随着古籍善本的不断参拍,也有一些珍品老报刊登场,而且出乎意料地受到买家的追捧。其中,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市价已高达1万元,同日的《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也达到8000元一份。淘宝网上包含开国大典当天至2009年共60期的“国庆报”,目前市价已达6.2万元。
“和邮币卡、古玩比较起来,老报纸收藏比较容易入门,投入的资金也相对少一些。加之报纸具有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史料性和权威性,它除了能提高集报人的品位外,还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一位号称收藏了都市时报《杨天勇犯罪集团覆灭纪实》全部报道的昆明老报纸收藏者说,对报纸的收藏要有善于发现的眼光。现在网络上“杨天勇”案件的事件来龙去脉并不多,甚至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要了解详细的事件来龙去脉还真得依靠旧报纸。
一份孙中山逝世纪念号外成交价超7000
“这是一期号外,像这样的报纸,就很珍贵了,花多少钱我都舍不得卖。”王萍拿出一份1968年12月29日的《四川日报》,指着上面的头版头条新闻“我国成功地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号外报由于所记录的都是国内外关键时刻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出版时间大多没有预见性,出版量甚小,收藏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收藏难度较大,真正存世的不多。
王萍在收藏报纸的过程中发现,全国大中城市各种报纸出版的号外层出不穷,“比如2008年8月8日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以百计的报纸都出版了,这类号外的史料价值虽高,但近年来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逐渐增强,这类号外的存世量也实在太多,其升值速度反而不快。”
目前各种报纸号外视出版年份的先后和存世量的多寡,绝大部分交易参考价约为50至1500元不等。在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众藏品拍卖会上,号外的成交同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一份1997年由《广州日报》与《广州商报》两家合作出版的中共十五大号外的成交价超过了200元。如一份罕见的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当天的《顺天时报》纪念号外,成交价竟高达7000多元。
●藏家心得
收藏报纸
要防潮防晒防虫
王萍介绍,有三大因素影响报纸价格,首先是受时间因素影响。“时间越久,越难保管,价格越高。同样是《人民日报》,1948年的高出1966年的上百倍。”
其次是受存世量多少影响,还有就是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老报纸存世量少的客观现实不容回避,因而导致价格不断上升。
另外,“创刊号”、“试刊号”、“停刊号”、“错误报”等报纸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份报纸在正式出版之前,往往会推出几期试刊号。由于试刊号发行量少,且未公开发行,因而,颇具收藏价值。
同时,异型特色报纸也是备受青睐。有些报纸出版了金箔微缩报和丝绸报,将新闻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有较高的鉴赏、收藏和研究价值,如一张1997年的《文汇报·七一特刊》彩色丝绸报,售价竟高达5000元。
在如何保存旧报纸方面,王萍的心得是,做好防潮、防晒、防虫。存放报纸的书架、书柜等要放在干燥通风处,最好避光。对已受潮、着水的报纸,要采取通风晾干的方法,千万不能放在日光下暴晒,以防报纸发黄变脆。
此外,长期存放报纸要防虫蛀。存放报纸的书架、书柜中可放些用纸包好的卫生球、樟脑粉等;还要经常翻动报纸,发现虫蛀、鼠啃的报纸,要及时处理,防止蔓延。
●收藏小知识
从纸张和油墨
辨别真伪
目前,藏市上有不少赝品报纸。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部门曾为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影印过一批老报纸,如《新华日报》、《申报》、《盛京时报》等,全国不少省市的图书馆大都藏有这类报纸。另外,在利益驱使下,现在也有民间作坊人工作伪老报纸,如珍稀的创刊号、庆典号、纪念号等。
因此,对于价格较高的珍稀报纸的真伪辨别,要从纸张和油墨上识别。经历岁月的变迁,老报纸的纸质和油墨均有自然氧化,可从氧化程度来判断。另外,根据印刷版别也可判断。赝品通常采取影印或胶印,与铅印报纸区别很大。
昨天,记者在淘宝网看到,近年来,老报纸的交易不仅仅在收藏界比较火,而且正在成为大众消费。一些商家看准了商机,开办生日报,虽然在昆明还没有这样的市场,但湖南等地已渐成规模。
所谓生日报,就是每一位顾客出生那天的原版报纸。
吴双红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