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期有些微博找出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报纸,其中那个时候就在呼吁调控房价。不过,一直到2010年,多数时候是“越调越涨”。然而就在去年1月份,温总理振臂一挥,“国十条”出台。财政部、税务局、住建部、央行等中央职能部门,各地方政府都纷纷响应,其规模、其力度堪称史无前例。
但时过一年,有些地方政府就撑不住了,佛山率先站出来说要放松调控,很快夭折。无有独偶,芜湖也跳出来表示要给“限购令”松松绑,但也没有成功;成都暗自放松限购被迫公开澄清。有媒体报道称,住建部某领导已发话,与中央政府调控要求不符的地方政府“微调”,露头就打,绝不允许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唱反调。
但有人就指出,想露头的远不止佛山、芜湖,还有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跃跃欲试,而鉴于中央三令五申强调,救市可能胎死腹中。
这种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从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解释达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就能探知一二。上海此前对过去旧的政策给出新的解释,被市场指为变相松绑,随即被叫停。昨日,主流财经媒体几乎众口一词地在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上海楼市限购更加严格,户籍家庭中如果和父母共有一套及以上房产的成年未婚子女,将被禁止再买第二套房。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而上海房管局昨晚紧急回应称,对此前下发的政策文件,少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解读有误。笔者的一位朋友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就是“费解”,“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会在理解上有错误呢?令人费解。”
实际上,我也有同样的困惑,如果真是理解有误,我倒想问问:限购令执行了一年左右,怎么现在才发现理解有误?那是否意味着一年来,很多地方都是在执行着“误解”的调控政策?为何当初制定政策实施细则时没有具体约定?
无论最终如何解释,都与地方政府想暗自为楼市松绑脱不了干系,下发具体执行措施不排除故意留点变通的余地,试探社会反应,行则用之,不行则归咎于误解。
因此,中央不断重申楼市调控要严格执行,到地方政府频频玩起文字游戏,暗示了地方和中央在楼市政策上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