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跨国黑客鲜为人知的内幕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11: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青年参考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盖伊·福克斯面具已成为“匿名者”组织的标志

  2010年末,发起“阿桑奇复仇行动”,攻击贝宝、万事达、维萨和瑞士邮政银行等网站;

  2011年初,借助网络,为席卷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之春”社会动荡推波助澜;

  2011年8月,被指使用“超级工厂病毒”攻击伊朗的铀浓缩设施;

  2011年10月,声援华尔街占领者,攻击纽约交易所;

  2012年1月19日,黑掉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的网站,以此报复美国政府关闭文件上传网站“宏载”(MegaUpload)并逮捕其创始人;2月10日,搞瘫中情局网站,并向亚拉巴马州州政府网站发起攻击。

  这一系列搅动世界的事件,都与一个神秘的黑客组织相连,它就是“匿名者”。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及,网络黑客这一群体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中有一个被称为“匿名者”(Anonymous)的黑客团体近年来愈发引人关注,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逐步成为让各国政府提防的“狠角色”。从脸谱网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站,几乎没有什么他们不敢攻击。

  那么“匿名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近日刊载长篇文章,披露了这个神秘黑客组织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阿拉伯之春”中推波助澜

  在2011年初席卷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之春”社会动荡中,“匿名者”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小觑,其巨大的威力甚至让各国政府震惊。

  2010年12月初,当世界各地的用户试图访问贝宝(PayPal)、万事达(MasterCard)、维萨(Visa)、瑞士邮政银行(PostFinance)等金融网站和支付平台时却发现,这些网站统统瘫痪了——它们遭到了“匿名者”黑客组织的攻击,原因是该组织不满这些机构冻结“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户头或是阻止支持者向阿桑奇捐款。这起攻击事件,让世界记住了“匿名者”这个名字。

  在此之前,几乎没人听说过它,也没人会去注意它。这个由一个普通网络论坛发展而成的黑客组织,在最初的很长时间,只是搞一些恶作剧。后来他们开始和一个名为“山达基教会”的美国宗教团体死磕,其间做出的疯狂举动偶尔会被主流媒体关注一下。

  显然,“匿名者”试图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在2010年底搞出上述“阿桑奇复仇行动”后,这些黑客们尝到了出名的甜头。此后,他们一次比一次胆大。在2011年初席卷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之春”社会动荡中,“匿名者”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小觑,其巨大的威力甚至让各国政府震惊。

  在埃及,“匿名者”曾与另一个国际黑客国际组织Telecomix联手,帮助反政府者相互串联。2011年1月25日,穆巴拉克政府下令切断埃及的互联网、手机和短信服务,但“匿名者”没用什么高科技就找到了对策,他们使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的方式来使埃及民众保持通信联络,并尽其所能找到大量的传真机向外界传递信息。对于利比亚、突尼斯等国政府采取的网络管控措施,“匿名者”也通过攻击政府网站等措施予以还击。当分析人士回头再看“阿拉伯之春”时,很多都会将网络视为动荡升级和快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甚至还有人直接将“匿名者”认定为“阿拉伯之春”的幕后推手。

  2011年8月,有人使用“超级工厂病毒”攻击伊朗的铀浓缩设施,这之后,伊朗似乎在核问题上有所妥协,据说“匿名者”正是这个事件的主谋。虽然目前事件真相尚未大白于天下,但可以确证的是,“匿名者”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个“超级工厂病毒”的破解版本,这意味着其他黑客可以以此为蓝本,制作能够粉碎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安保系统的超级病毒。

  号称要对美国大公司和政府展开“网络战”

  这个黑客组织愈发嚣张和活跃,他们竟然挑战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

  一开始,美国政府并没有把“匿名者”当成威胁,甚至可以说,在阿拉伯动荡和伊朗问题上,美国政府还因为“匿名者”的搅和得了不少好处。但渐渐地,“匿名者”也开始公然和美国政府作对,一名自称是组织内领导者的黑客更是宣称,要对美国大公司和政府展开大规模“网络战”。

  去年10月,在发生于美国本土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匿名者”的忠实信徒纷纷拿起标语,跑到华尔街集结抗议。他们每个人都用一个盖伊·福克斯面具遮住自己的脸(此创意来自于电影《V字仇杀队》),这已成了“匿名者”的标志性符号。为声援华尔街占领者,“匿名者”还对纽约交易所发起网络攻击。为此,美国警方先后逮捕了数位“匿名者”成员。

  然而,这个黑客组织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攻击行为,反而愈发嚣张和活跃。今年1月19日,他们竟然挑战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黑掉它们的网站,以此报复美国政府关闭分享网站“宏载”(MegaUpload)并逮捕其创始人;2月10日,“匿名者”又因种种不满,搞瘫了中情局的网站,并向亚拉巴马州州政府网站发起攻击;脸谱网这样的大公司也多次被“匿名者”当成攻击目标……

  结构松散,攻击行为多是一时兴起

  那里没有谁是领导者。内部各个小团体通常无法做到和平共处。他们之间经常会相互攻击,甚至势不两立。

  去年曾有媒体曾报道,一位名叫巴雷特·布朗的29岁大学辍学生自称是“匿名者”的资深战略家和领导者。据他透露,“匿名者”成员有几千人,其中包括一些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高级计算机专家以及记者。布朗辩称他们的攻击行为是出于“道德”目的,是为了监督大公司和政府,曝光他们的错误行为。

  然而据《外交政策》杂志披露,“匿名者”结构松散,其实根本就不能算是个“团体”,那里没有谁是领导者,也说不上成员到底都有哪些人,加入或离开这个组织都十分自由。

  “匿名者”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有学生、工人、记者、失业者等,大多是年轻人,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他们普遍具有反权威倾向且“举止幼稚极端”。一名20岁的前“匿名者”成员称,黑客们平时都是以小团体的形式存在,大家各自为战,“我们遵循的唯一法则就是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正如人们所预料到的那样,这个团体内部可以说是乱作一团。“匿名者”在发起行动上的做法与平常在论坛里相互交流时别无二致:谁都可以提议去做任何事情,衡量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他“匿名者”是否愿意响应你的号召。打算黑了万事达的网站么?抑或是准备端掉网上儿童色情天堂?很多时候完全凭大家的一时兴起,因此他们的攻击对象往往也是五花八门。

  松散的结构使得“匿名者”内部来源迥异的各个小团体通常无法做到和平共处。有些人之所以加入这个团体纯粹是出于起哄,而另外一些人则要严肃得多,他们把这个团体视作社会进步和自由的推动力,这两种人经常会相互攻击,势不两立。

热词:

  • 匿名者
  • 黑客组织
  • Telecomix
  • 团体
  • 网络战
  • 外交政策
  • 阿拉伯
  • 狠角色
  • 宏载
  • 道德
  •